年轻干部要走好“淬炼”之路
精心“施肥浇水”,夯实成长之基。培养是磨砺的前提与保障,生命的茁壮成长,离不开前期的悉心呵护。对年轻干部的培养,核心在于筑牢政治灵魂,要坚持以科学的思想理论武装年轻干部的头脑,引导他们深刻把握世情、国情、党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补足精神之“钙”,才能在任何风浪考验面前“不畏浮云遮望眼”,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同时要通过系统培训和实践传帮带,拓宽视野、优化知识结构,练就与岗位匹配的真本领,积蓄应对挑战的底气;还要厚植为民情怀,引导年轻干部始终牢记“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在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勇于“压担淬火”,锻造钢铁脊梁。磨砺是培养的深化与检验,“路不险则无以知马之良,任不重则无以知人之德。”组织的精心培养,最终要通过实践的“大熔炉”来检验和深化。磨砺年轻干部要敢于“压担子”,有意识地安排他们到改革发展主战场、维护稳定第一线、服务群众最前沿去承担重任,使其在“挑重担”的过程中,练就“铁肩膀”;磨砺干部要不惧“摔打”,构建容错纠错机制,鼓励年轻干部大胆探索,允许在探索中试错,使其从挫折中汲取教训,愈挫愈强;磨砺年轻干部要甘于“蹲苗子”,反对“拔苗助长”式的功利培养,要有“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战略耐心。让年轻干部在基层一线、平凡岗位上扎实沉淀,使其根系扎得更深、基础打得更牢,从而行稳致远。
把握“淬炼”艺术,追求知行合一。培养与磨砺是年轻干部成长的辩证统一体。要在培养中融入磨砺,党组织的培养不能是“温室育苗”,理论学习必须结合实践案例,党性教育必须融入斗争场景。要在磨砺中贯穿培养。干部被派到艰苦环境磨砺,并非“放羊式”的散养。党组织要加强跟踪指导,当其迷茫时予以点拨,当其困顿时予以支持,当其偏航时予以纠正。这种“扶上马,送一程”的持续培养,才能确保磨砺的方向正确、效果最大化,防止其在复杂环境中迷失自我。党组织的培养,加上实践的磨砺和现实的挑战,就是不断将“知”运用于“行”,又在“行”中检验和升华“知”的过程。年轻干部的成长之路,唯有经过这般循环往复的淬火锻造,才能打造出政治过硬、本领高强,胸怀理想、脚踏实地的“知行合一”的栋梁之材,真正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宜宾市高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应传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