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水:“口袋公园”点缀城市方寸之美
2025-11-19 11:13:52来源:影响四川 浏览量:
近日,走在古邻大道泽达十字路口一侧,一片曾经被遗忘的城市边角地,如今悄然“变身”。绿意盎然的草坪、整齐划一的充电车位、色彩明快的儿童游乐设施、错落有致的文化墙与休闲座椅……一个占地约3200平方米的“口袋公园”已初具规模,即将成为周边居民休闲娱乐的新去处。

(图为 俯瞰古邻大道口袋公园)
见缝插绿,边角地变身“城市客厅”
“推窗见绿,出门见景”,正逐渐成为邻水市民的生活日常。今年以来,邻水县以“微改造、精提升”为抓手,大力推进“口袋公园”建设,充分利用城市的“金角银边”,打造出一批小而精、功能全、氛围暖的公共空间,让城市在方寸之间焕发新的活力。
位于挞子丘农贸市场云峰路段的怡园口袋公园项目,是“见缝插绿”的又一典型。占地约1650平方米的怡园内,一棵郁郁葱葱的大黄桷树巍然屹立,成为整个空间的视觉焦点。围绕古树,工人们正加紧路面硬化施工:文化长廊的廊架屋面结构已初见雏形,艺术铺装与生态雨水花园相映成趣,管线铺设也在同步推进。
“我们特别注重保留原有植被,这棵大黄桷树有几十年树龄,是附近居民的共同记忆。”项目施工员黄杰介绍,“怡园公园以‘社区型文化休闲’为主题,目前已完成约80%的工程量。除了保留大树,我们还设计了文化墙、休闲廊架和雨水花园,注重生态与文化的融合。”
方寸之间,承载着民生幸福;推窗见绿,彰显着城市温度。邻水县正以一个个精致的“口袋公园”,悄然改变着城市面貌与居民生活方式。这些散落在街头巷尾的“绿色明珠”,不仅装点了城市风景,更成为连接社区情感、提升生活品质的“活力客厅”。
据悉,泽达路口和云峰路段的两处“口袋公园”预计今年底正式对外开放,届时将成为集休闲、交流与文化体验于一体的绿色空间,惠及周边多个社区。
(图为 挞子丘农贸市场云峰路段的怡园口袋公园项目)

(图为 挞子丘农贸市场云峰路段的怡园口袋公园施工现场)
全龄友好,小空间承载大幸福
“口袋公园”虽小,功能俱全。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了不同年龄段市民的需求:儿童游乐区色彩活泼、设施安全;充电车位方便新能源车主;文化墙展示本地历史人文;休闲座椅则为老年人提供了歇脚交流的场所。
“古邻大道泽达对面的口袋公园定位为‘社区型全龄友好公园’。”项目负责人陈豪介绍道,“目前已完成场地平整和大部分结构物基础施工。建成后,这里将配备10个停车位和8个充电车位、摩托车停车位,儿童游戏区、文化墙等设施,真正实现‘老中青幼皆有所乐’。”
尽管公园尚未开放,但已吸引了不少附近居民驻足期待。带着孙子在围挡外观望的刘大爷笑着说:“以前这块地荒着,不好看。现在改建成小公园,孩子有地方玩,我们老人也能坐下晒晒太阳、聊聊天。政府这件事办得贴心!”
这份“贴心”,源于建设过程中对居民需求的细致聆听。在挞子丘农贸市场云峰路段怡园公园旁居住了十几年的李女士,对家门口的变化感受颇深:“我们这边老小区多,一直缺个像样的活动场地。听说公园保留了那棵老黄桷树,还建了文化墙和能渗透雨水的花园,感觉既留住了记忆,又跟上了时代,特别期待开放的那天。”
然而,对于年轻群体而言,口袋公园也提供了难得的“慢下来”的空间。正在附近寻找停车位的市民王先生表示:“现在新能源车越来越多,公园如果能配上充电桩,顺便散个步、喘口气,对我们上班族来说就太方便了。这种‘一步一景’的微空间,让整个城市的感觉都精致了起来。”(记者 李勇)

(图为 俯瞰古邻大道口袋公园)
“推窗见绿,出门见景”,正逐渐成为邻水市民的生活日常。今年以来,邻水县以“微改造、精提升”为抓手,大力推进“口袋公园”建设,充分利用城市的“金角银边”,打造出一批小而精、功能全、氛围暖的公共空间,让城市在方寸之间焕发新的活力。
位于挞子丘农贸市场云峰路段的怡园口袋公园项目,是“见缝插绿”的又一典型。占地约1650平方米的怡园内,一棵郁郁葱葱的大黄桷树巍然屹立,成为整个空间的视觉焦点。围绕古树,工人们正加紧路面硬化施工:文化长廊的廊架屋面结构已初见雏形,艺术铺装与生态雨水花园相映成趣,管线铺设也在同步推进。
“我们特别注重保留原有植被,这棵大黄桷树有几十年树龄,是附近居民的共同记忆。”项目施工员黄杰介绍,“怡园公园以‘社区型文化休闲’为主题,目前已完成约80%的工程量。除了保留大树,我们还设计了文化墙、休闲廊架和雨水花园,注重生态与文化的融合。”
方寸之间,承载着民生幸福;推窗见绿,彰显着城市温度。邻水县正以一个个精致的“口袋公园”,悄然改变着城市面貌与居民生活方式。这些散落在街头巷尾的“绿色明珠”,不仅装点了城市风景,更成为连接社区情感、提升生活品质的“活力客厅”。
据悉,泽达路口和云峰路段的两处“口袋公园”预计今年底正式对外开放,届时将成为集休闲、交流与文化体验于一体的绿色空间,惠及周边多个社区。

(图为 挞子丘农贸市场云峰路段的怡园口袋公园项目)

(图为 挞子丘农贸市场云峰路段的怡园口袋公园施工现场)
“口袋公园”虽小,功能俱全。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了不同年龄段市民的需求:儿童游乐区色彩活泼、设施安全;充电车位方便新能源车主;文化墙展示本地历史人文;休闲座椅则为老年人提供了歇脚交流的场所。
“古邻大道泽达对面的口袋公园定位为‘社区型全龄友好公园’。”项目负责人陈豪介绍道,“目前已完成场地平整和大部分结构物基础施工。建成后,这里将配备10个停车位和8个充电车位、摩托车停车位,儿童游戏区、文化墙等设施,真正实现‘老中青幼皆有所乐’。”
尽管公园尚未开放,但已吸引了不少附近居民驻足期待。带着孙子在围挡外观望的刘大爷笑着说:“以前这块地荒着,不好看。现在改建成小公园,孩子有地方玩,我们老人也能坐下晒晒太阳、聊聊天。政府这件事办得贴心!”
这份“贴心”,源于建设过程中对居民需求的细致聆听。在挞子丘农贸市场云峰路段怡园公园旁居住了十几年的李女士,对家门口的变化感受颇深:“我们这边老小区多,一直缺个像样的活动场地。听说公园保留了那棵老黄桷树,还建了文化墙和能渗透雨水的花园,感觉既留住了记忆,又跟上了时代,特别期待开放的那天。”
然而,对于年轻群体而言,口袋公园也提供了难得的“慢下来”的空间。正在附近寻找停车位的市民王先生表示:“现在新能源车越来越多,公园如果能配上充电桩,顺便散个步、喘口气,对我们上班族来说就太方便了。这种‘一步一景’的微空间,让整个城市的感觉都精致了起来。”(记者 李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