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蹭饭书记”的民心“流量密码”

2025-08-08 09:36:04来源:影响四川 浏览量:
       近日,中国组织人事报发布的“蹭饭书记”董桂林专访,为我们揭开了这位河南鹿邑县范庄村驻村干部“蹭饭”背后的酸甜苦辣与为民情怀。其实,董桂林的名字早已在短视频平台上悄然走红。他镜头下那一碗碗寻常饭菜、一句句家长里短的“蹭饭”视频,没有炫技与喧嚣,却意外叩开了无数网友的心扉,汇聚成一股质朴而强大的暖流。这看似简单的“蹭饭”背后,蕴藏的正是这个时代弥足珍贵的“流量密码”——一份扎根泥土、与群众血脉相连的真诚、务实与暖心。
       董桂林的“流量”密码,首先便源自一份真诚。初到范庄村时,面对群众的生疏、客气,他不是急着开座谈会、摆工作桌,而是卷起裤腿跟着老农下地干活,用乡音与村民唠家常。饭桌上,他不聊大道理,专听家长里短:哪里的路需要修,哪片地的灌溉渠堵了,哪里的河道、坑塘需要治理……这些细碎的念叨,都被他牢牢地记在心上。饭后,他主动收拾碗筷、挽起袖子洗碗,这些细微举动无不闪耀着“将心比心、以心换心”的光芒。从最初村民面对镜头的拘谨,到后来主动隔着院墙喊他“桂林,来家吃饺子”,变化的背后,是他用“把村民当自家人”的真诚,敲开了心门。
       这顿“蹭饭”,从来不是闲坐闲聊的消遣,而是把办公室搬到灶台边的务实。每一顿饭都是一次深入调研的契机,饭桌就是民情民意汇集的平台。村民随口一句抱怨,董书记便认真记录在本;田间地头的一次偶遇,也能成为解决实际困难的序曲。从留守儿童教育难题到农田灌溉设施不足,从政策宣传到纠纷化解,董桂林在“蹭饭”中收集问题,在实干中解决问题。这务实精神,正是回应了“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的基层治理核心要义,将工作真正落到群众心坎上。
       最动人的流量,往往带着人情的温度。他特别关注孤寡老人、困难家庭,每次去“蹭饭”都会带上鸡蛋、牛奶、面粉等慰问品,在饭桌上倾听他们的孤独与艰辛。视频中,他陪着80多岁的独居老人聊天,101岁的老奶奶用她枯瘦的手抚摸他的头换他“乖乖”,饭后告别时,乐呵呵地与老人、孩子们一一碰拳,这些温馨场景无不饱含深情。这种关怀早已超越职责本身,如一股暖流注入那些易被遗忘的角落。董桂林的饭桌上,不仅飘着饭菜香,更洋溢着一种守望相助的人间温情,诠释了“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深刻内涵。
       “蹭饭书记”的“流量”密码,恰是新时代干群关系和谐的生动写照。董桂林以一顿顿家常饭为桥梁,将“真诚”“务实”“暖心”化为可感可触的日常实践。在流量喧嚣的当下,唯有真心贴近群众、俯身倾听民声、切实纾解民困,才能真正赢得民心这片无垠的“流量海洋”。(宜宾翠屏区牟坪镇人民政府 秋水)

最新内容

工信部备案号:蜀ICP备1700415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川)字第01054号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版权声明| 人员名单|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监督电话:028-83106609

影响四川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