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为”的担当铸就初心丰碑

2025-08-07 10:28:24来源:影响四川 浏览量: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两千年前荀子的箴言,在时代浪潮中依然如洪钟震荡。面对百年变局的惊涛骇浪,“不为”是横亘前路的暗礁,“为”方是共产党人破浪前行的舟楫。党员干部唯有以担当为笔,方能于历史长卷镌刻不朽的初心丰碑。 
       惰性蚀骨、避责埋患,“不为”终毁根。“不为”的病灶如暗蚀藤蔓,悄然蛀噬事业根基。惰性守成者将“等通知、看惯例”奉为圭臬,任惠民政策在文牍流转中失温,群众期盼在虚耗拖延中冷却;避责推诿者以“少干事、不出事”为信条,遇矛盾便“绕道走”,碰难题就“踢皮球”,任公章在抽屉蒙尘沉睡,任公信在推诿间悄然褪色;虚假矫饰者以“造盆景、走过场”遮掩应付,借“材料政绩”粉饰纰漏,凭“高调表态”遮蔽“稀松落实”的真相。这些“不为”看似细碎,实为啃噬公信力的蠹虫,长此以往必致民心疏离、发展迟滞,唯有以刮骨疗毒的勇毅连根拔除,方能筑牢执政根基。
       洪中挺脊、坝上立骨,“敢为”更显初心。“为”的担当,在急难险重处棱角毕现,于生死考验时分量陡增。2025年江西洪灾中,村支书李振华连续72小时浸泡洪水,以绳索串联30户受困村民,用脊背为梯转移老人孩童,被群众称为“血肉堤坝”。这般身影遍布灾区,有干部纵身激流,以肩为桥托举幼童脱险;有党员强忍家淹之痛,优先抢运乡亲生计物资;有勇士七日七夜死守堤坝,以血肉之躯力堵管涌险情。从苏轼贬谪筑苏堤的济世情怀,到王进喜纵身“泥浆池”的决绝气魄,担当的精髓始终是“心中装着百姓”。巡视利剑的锋芒,正是要让无数“逆行者”的光华,照亮每一个平凡却关键的岗位。
       信仰作灯、传承续火“恒为”须筑基。“恒为”的韧劲绝非一时热血,而是融于血脉的政治基因,需凭信仰、传承与制度合力熔铸。信仰是“恒为”的定海神针,陈云“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至理,化作干部力排众议拆违建、顶压治污的刚毅,恰似抗洪前线“水不退,人不撤”的誓词,底色是“对党忠诚”的铁骨。传承是“恒为”的薪火接力,福建下党乡三十年脱贫接力、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两代驻村攻坚,宛若灾后干部带领群众清淤复耕的身影,一棒接一棒敲出振兴蓝图。制度是“恒为”的后盾,临沂“五级督办”让402万民声落地,北流“园区事园区办”为实干者松绑,印证容错机制能让“想为者”敢为、“敢为者”成事。张富清、黄旭华的沉默史诗昭示:“恒为”未必惊天动地,伟力恰在将平凡淬炼为永恒,初心丰碑方能在岁月中愈发巍然。
       当洪灾创痕渐愈,阡陌重染新绿,“不为”的托辞早已被奋进洪流涤荡。党员干部肩头的重量,从不是冠冕华彩,而是万家灯火的期许。以荀子箴言为灯,以担当为笔,我们定能在时代答卷刻下:山再高,勇攀必至巅;路再长,笃行必达终!(高县农业农村局 严贤书)

最新内容

工信部备案号:蜀ICP备1700415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川)字第01054号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版权声明| 人员名单|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监督电话:028-83106609

影响四川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