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钉钉子精神锻造作风建设“金色名片”

2025-07-15 16:21:24来源:影响四川 浏览量:
       作风建设关乎党的形象根基,是检验党员干部党性纯度的重要标尺。在新时代赶考路上,唯有发扬钉钉子精神,以“一锤接着一锤敲”的韧劲狠抓落实,才能锻造永不褪色的作风建设“金色名片”,为党和人民的事业筑牢根基。
       学思践悟,筑牢作风建设“压舱石”。理论清醒是作风过硬的根基。党员干部要深学细悟党的创新理论,多读原文原著,从世界观方法论层面把握“人民至上”的核心要义。通过“线上学习平台+线下专题党课”联动机制,在红色教育基地实地研学中汲取党史智慧,在“作风建设大家谈”研讨会上碰撞思想火花。坚持学用结合,将新发展理念融入乡村振兴火热实践,依托数字技术打造智慧农业产业园,推动特色农产品产销一体化。在基层治理中推行“网格+微治理”模式,通过“民情恳谈会”“小院议事厅”等载体化解群众矛盾,实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
       革新发力,直击破题攻坚“关键点”。创新是作风建设的核心驱动力。面对“四风”问题隐形变异,党员干部要依托大数据监督平台,建立“四风”问题预警模型,通过公务消费数据比对、快递物流信息筛查等技术手段精准识别风险。创新廉政教育形式,开展“家风故事剧场”“廉洁微动漫展播”等沉浸式活动,用“身边人讲身边事”增强教育感染力。同时以“四不两直”方式深入基层,通过“田间问政”“社区夜话”收集群众诉求,实行“整改销号+回头看”闭环管理。鼓励基层探索“智慧监督哨”“作风评议码”等创新试点,将成功经验转化为《作风建设监督工作指引》。
       实干担当,做好为民服务“必答题”。“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作风建设成效最终体现在为民服务的实绩中。党员干部要围绕“一老一小”服务、老旧小区改造、就业创业扶持等民生清单,建立项目化推进、责任化落实工作机制,在教育领域推行“名师走教”工程,在医疗领域建设“医联体”下沉优质资源。扎根乡村振兴一线,推动“党支部+合作社+农户”产业模式,帮助村民发展特色产业。在社区治理中推广党员代办、15分钟服务圈,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用“干部脱皮”换“群众满意”,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的基层群众。
       作风建设没有休止符。党员干部要永葆“赶考”清醒,以钉钉子精神擦亮作风建设“金色名片”,在学思践悟中锤炼党性,在革新攻坚中提升效能,在为民服务中践行初心,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凝聚作风建设的磅礴力量。(高县农业农村局  严贤书)

最新内容

工信部备案号:蜀ICP备1700415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川)字第01054号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版权声明| 人员名单|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监督电话:028-83106609

影响四川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