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英雄情怀照亮党员干部前行之路
学英雄事迹,从血火淬炼中汲取信仰力量。杨靖宇在零下40摄氏度的林海雪原,以树皮棉絮充饥仍紧咬敌人,胃中未消化的草根碎屑,藏着中国人骨头硬的傲气;赵一曼面对酷刑始终目光如炬,留给儿子“母亲用实行来教育你”的绝笔,写满舍小家为大家的赤诚;狼牙山五壮士打完最后一颗子弹纵身跳崖,宁死不当俘虏的呐喊,喊出中华民族的铮铮铁骨。党员干部应当深读这些血火故事,从英雄壮举中读懂宁折不弯的气节,悟透信仰坚定的内核,始终葆有从硝烟中炼就的精气神。要把英雄事迹作为精神养分,在回望历史中校准价值坐标,让为党和人民事业奋斗终身的信念,成为干事创业的不竭动力。
承英雄风范,从躬身实干中延续为民初心。赵尚志率队在白山黑水间游击,宁可饿肚子也要把粮食分给老乡,生为祖国生的誓言终落为百姓活的实处;左权将军在太行山上背着伤员转移,把战马让给担架,自己徒步行军,与华北人民共存亡从不是口号;东北抗联战士围篝火而歌,哪怕只剩一口干粮也分着吃,火烤胸前暖的乐观源自军民一心。党员干部要以英雄为镜,在乡村振兴中多钻田间地头,看禾苗长势、算增收细账;在基层调研时多坐群众小板凳,听老人家常、记青年期盼。让沾满泥土的裤脚、写满诉求的笔记本,成为军民鱼水情最生动的注脚,把为民初心融进每一件具体事里。
践行英雄精神,从担当作为中挺起时代脊梁。当年英雄们冒枪林弹雨攻碉堡,靠的是豁出去的勇气;如今党员干部在乡村振兴一线啃硬骨头,拼的是为人民谋幸福的担当。第一书记把村民的事当自家事,驻村干部用青春汗水让荒山结出金果子,土路变致富道;项目建设中,他们在工地上盯质量、守进度,让规划图变成实景画。这些场景里,党员干部虽无惊天壮举,却凭着关键时刻站得出、顶得上的硬气,让英雄精神有了新的模样。正是在破解一个个难题、办好一件件实事中,他们接续着英雄的担当,挺起了新时代的民族脊梁。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党员干部唯有将英雄故事深植于心、把英雄风范付诸实践,方能让这份情怀穿越时空、照亮前路,在新征程上书写属于我们这代人的英雄答卷。(高县农业农村局 严贤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