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县:农文旅融合发展 绘就“诗和远方”美丽画卷

2025-07-15 13:38:52来源:影响四川 浏览量:
       “乌蒙西下三千里,僰道南来第一城”,高县坐落在万里长江第一支流南广河畔,是秦五尺道和南方古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历史底蕴深厚,生态禀赋优越,拥有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全国茶旅融合十强示范县,四川省乡村旅游强县、四川省全域旅游示范区等多张金字招牌。

 

       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提出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业,近年来,高县紧紧围绕“全域化推进、全景式打造、全产业融合”的发展思路,深耕全域旅游“新赛道”,将赛事经济的澎湃动能、城市商圈的现代气息和乡村田园的诗情画意编织成一幅锦绣画卷,绘就农文旅融合发展新篇。

 

       赛事经济引流 实现从体育场到消费场的“流量裂变”

       仲夏夜的村超全国赛(四川高县)赛区绿茵场上,容纳数千人的看台座无虚席,呐喊助威声响彻夜空。赛场边的“非遗集市”和农特产品展销区,茶叶、板鸭、粉条等众多名优特产销量激增,创新推出的文旅礼包、文创商品被抢购一空,成为最火伴手礼。赛场外,100万赛事专属消费券的推波助澜,让餐饮、住宿、商超等行业迎来客流高峰……这仅是赛事流量转化为经济增量的冰山一角。

       今年以来,“村超”全国赛、“村BA”球王争霸赛、宜宾市第六届运动会和第四届残疾人运动会相继在高县开幕,吸引约38万人次来县观赛,拉动相关产业链营收超3.5亿元,赛事经济焕发出蓬勃活力。 近年来,高县全面推进“川南赛事名城”建设,全县1329个公共体育场地,近106万平方米的运动空间,构建起从“国字号”职业赛事到草根体育活动的全维度赛事矩阵,吸引众多高品质赛事将目光投向高县,形成“季有大赛、月有联赛、旬有赛事、周有活动”的赛事氛围,在集聚人气的同时,也点燃了消费烟火。

       依托赛事带来的流量红利,高县积极开辟 “赛事+”融合新赛道,推出“一张球票约惠高县”品牌活动,组织全县特色餐饮、民宿、酒店、商超、名优特产企业100余户组建赛商联盟,积极开拓夜食、夜购、夜游消费新业态,打造高县夜市、鑫洋小镇等消费新场景;推出“春赏花、夏品果、秋尝新、冬寻味”四季乡村旅游线路,举办“非遗民俗巡游”等文旅活动100余场,形成“跟着赛事游高县”文旅新亮点,让游客在观赏精彩赛事的同时,还拥有多维度的美食文化旅游消费体验与互动,吸引更多人从“观看一场赛”转向“玩遍一座城”。

 

       城市商圈升级 打造从单点消费到全景体验的“城市会客厅”

       夜晚,华灯初上,位于城市中心的高县万达广场商圈,灯火璀璨,客流如织。各类特色店铺鳞次栉比,美食街香气四溢,文化演艺精彩纷呈,市民和游客在此享受着购物、餐饮、娱乐一站式服务,真正实现了从单一消费到全方位城市体验的转变。

       6月28日,宜宾高县服务消费季系列活动正式启动,全市首座县域级万达广场也于当天正式开业。这座总建筑面积超10万平方米的商业综合体,一经亮相便以“消费新场景、城市新引擎、幸福新标杆”的姿态引燃消费活力,开业当天便吸引客流18万人次,实现营收592万元,不仅是高县城市能级跃升的见证,更是高县消费体验升级的全新起点。

       近年来,高县高起点规划城市空间布局,通过实施一系列城市品质提升工程,不断完善城市公共服务、市政配套设施、空间环境品质等,推动城市形象和能级跃升。同时,积极探索政企合作模式,通过整合“农商文旅体”等资源,带动企业、行业协会等共同参与城市商圈活化、建设和整体运营,进一步拓展消费载体、延伸消费链条。

       占地200余亩的高县翰笙文化体育艺术中心全面建成投运;渝昆高铁高县站及站前广场等项目加快建设;市政广场特色街区、龙湾金街—希尔顿商务商圈持续繁荣,县城商圈氛围感快速拉满。高县万达广场的正式运营,更填补了此前缺乏大型现代化商业综合体的空白,构建起全新的现代化城市功能区和赛事经济生态圈,将人流从球场无缝导入商圈,让一城灯火,持续激发消费的“热辣滚烫”。

 

       乡村旅游赋能  解锁从山水画卷到产旅联动的“振兴密码”

       傍晚,位于群山之巅的高县文江镇黄草坪旅游度假区,迎来了一波又一波的都市观光客。景区依托数千亩的茶山风光,发展乡村旅游,目前已经有成熟的星空民宿、星辉营地烧烤区、露营区,游客不仅可以观赏绝美日落和璀璨星空,还可以在山巅旷野观看乐队表演,体验亲手烤制美食的乐趣。美食、美景与精彩活动完美融合,让这里成为近郊游的网红打卡地。

       盛夏时节的高县粮油现代农业园区,更是美如画卷。上万亩高标准农田稻浪翻涌,绿意流淌,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打卡拍照,感受田园绿意。今年春天,这里的万亩油菜花更是惊艳了整个春日,结合“春酒源乡 岭里赏花”系列活动,赏花期间园区日均接待游客超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超1亿元。园区内的高县庆岭镇农耕研学教育实践基地,科技感十足的“智慧农业”正让这片土地焕发出全新生命力,成为学生们探究大自然的田间课堂。

       “田园变公园、产区变景区”,这只是当地农文旅融合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高县围绕“产业+”融合发展思路,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一大批农家乐、茶香乐、民宿田园综合体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来复大雁岭、胜天红岩山、复兴七仙湖等多个重点旅游项目逐步成熟;蜀南桑海、蜀山茶海、文武荷田等景区,形成各具特色、互为补充的乡村旅游产业布局,全县乡村旅游快速发展。同时,高县抢抓研学市场,开发红色研学、蚕桑研学、茶文化研学、农耕研学等5条研学线路,不断丰富文旅业态;以“高县三绝”非遗为引领,持续开展“非遗”市集、“非遗”巡游等活动,培育“非遗+”文旅新场景,带动全县102项非遗活态传承。

       据高县文广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宜庆路全线贯通,宜彝、宜威、宜宾绕城高速建成通车,渝昆高铁在县设站并加快建设,高县正全面融入宜宾“半小时”和成渝贵昆“两小时”经济圈,迎来了旅游发展“黄金期”。高县将紧扣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精神,锚定推进文旅产业全域全业态发展,持续深挖高县非遗文化、红色文化等资源,将高县的美景美食、好产好业串联成线,不断完善文旅基础设施,提升城市文旅功能、文旅服务品质和消费体验,持续擦亮“丝路茶乡 红色高县”城市名片,让更多“美丽资源”变“美丽经济”,进一步扩宽群众增收渠道,真正把文旅产业发展为支柱产业、民生产业和幸福产业,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罗景萍)

最新内容

工信部备案号:蜀ICP备1700415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川)字第01054号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版权声明| 人员名单|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监督电话:028-83106609

影响四川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