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纪检监督为利剑 护航“十五五”人民至上新征程

2025-11-14 16:19:06来源:影响四川 浏览量:

       近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再次彰显了“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广大党员干部既要胸怀“国之大者”,更要心系“民之小事”,而纪检监督作为政治生态的“护林员”,必须以更精准的监督执纪问责,为“十五五”规划落地生根提供坚强保障,让“人民至上”的价值坐标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愈发清晰。

       以监督之眼锚定“为了谁”,确保民生政策精准落地“治国有常,利民为本。”纪检监督的首要使命,是确保党的各项惠民政策不折不扣地转化为民生福祉。从乡村振兴中的项目资金流向,到教育医疗领域的“微腐败”整治;从养老社保资金的规范管理,到生态环保责任的层层压实,纪检监察机关需以“监督的再监督”定位,构建“全链条”监督体系。通过“嵌入式”监督、专项巡察、大数据比对等手段,严查政策落实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纠正“数字达标”“材料政绩”等偏差。例如,针对老旧小区改造中的“半拉子”工程,既要追责项目推进不力的干部,更要深挖背后的利益输送链条;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看病难”“入学难”问题,既要推动职能部门优化资源配置,更要查处其中的权力寻租行为。唯有让监督利剑高悬,才能确保发展成果真正惠及全体人民。

       以监督之网凝聚“依靠谁”,激发群众参与治理活力人民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根本力量。纪检监督不仅要“盯干部”,更要“靠群众”,通过拓宽监督渠道、创新参与方式,让群众成为基层治理的“主角”。一方面,要搭建“线上+线下”监督平台,推广“小微权力清单”“监督一点通”等数字化工具,让群众随时能举报、即时可查询、全程可参与。另一方面,要完善群众评价机制,将群众满意度作为考核干部的重要标尺,对“群众评议差”的单位开展专项整治。例如,某地通过“群众点题、部门答题、纪委监督、社会评价”的闭环机制,推动解决了300余项民生难题,群众参与监督的积极性显著提升。纪检监督只有扎根群众沃土,才能避免“自弹自唱”,形成“群众监督+部门整改+纪委督办”的协同效应。

       以监督之尺明晰“我是谁”,筑牢权力运行的纪律防线“公生明,廉生威。”纪检监督的核心任务,是督促党员干部始终牢记“公仆身份”,防止权力越界、责任虚化。要通过常态化警示教育,用“身边案”敲响“警示钟”,让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要强化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监督,完善“三重一大”决策监督机制,防止“家长制”“一言堂”;要深化运用“四种形态”,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发现早纠正,对严重违纪违法问题严查严处。例如,某省纪委监委开展的“廉政家访”活动,通过走访干部家庭、了解八小时外生活,将监督触角延伸至“生活圈”“社交圈”,有效预防了“灯下黑”。纪检监督必须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督促干部始终保持“赶考”的清醒,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以监督之责护航“十五五”,书写新时代人民答卷。“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纪检监督作为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必须始终与人民同心同向,以监督执纪的“力度”守护民生温度,以正风肃纪的“清风”激扬发展活力,在“十五五”的壮阔征程中,交出一份让党和人民满意的答卷。(江安县卫生健康局 刘玉梅)

最新内容

工信部备案号:蜀ICP备1700415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川)字第01054号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版权声明| 人员名单|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监督电话:028-83106609

影响四川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