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做“躺平者” 勇当“实干家”——基层干部的使命担当
2025-11-12 15:59:04来源:影响四川 浏览量:
基层是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也是服务群众的前沿阵地。新时代新征程上,个别基层干部却滋生躺平心态,存在口号喊罢“唱空城”、遇到难题“绕道走”、服务群众“冷硬推”等现象。这种“多干多错、少干少错”的消极避责,不仅拖慢乡村振兴步伐,更损害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基层干部直面群众期盼、承接改革任务,必须坚决破除躺平积弊,以闯的精神锐意进取、干的劲头攻坚克难、实的作风稳中求进,在基层沃土上书写担当答卷。
固本培元,筑牢理想信念。躺平看似是行为懈怠,实则是思想“缺钙”。个别基层干部将“佛系”“通透”挂在嘴边,根源在于其理想信念淡薄、宗旨意识弱化,丢失了“为官避事平生耻”的初心使命,必须通过系统性思想建设破除积弊。基层干部应时常检身自省,把为民造福作为根本价值追求,建立好“常态化政治学习+定期思想检视”双机制,每月围绕为民服务专题开展研讨,每周对照群众诉求清单进行剖析,多想想焦裕禄扎根兰考治沙时的“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多看看谷文昌植树造林时的“不治服风沙,就让风沙把我埋掉”,从先进典型中汲取精神力量,在思想深处立起“干事光荣、避事可耻”的自觉,让躺平念头无处滋生。
脚踏实地,锤炼实干担当。“梦虽遥,追则能达;愿虽艰,持则可圆。”基层工作千头万绪,光有干事热情不够,还需练就破解难题的宽肩膀。现实中,有的基层干部并非不愿干,而是面对数字乡村建设、人居环境整治等新任务时“本领恐慌”,最终选择躺平避责。这就要求基层干部主动走出舒适区,在实践中增长才干。要建立基层干部“能力清单”,围绕集体经济发展、应急处突等重点任务,邀请农业技术专家、法律工作者等开展专题授课,鼓励基层干部学习乡村振兴、基层治理新知识。坚持“传帮带+轮岗历练”机制,由经验丰富的老干部结对指导年轻干部,安排干部在社会治理、项目攻坚等岗位轮岗锻炼,积累实战经验。同时,号召干部深入田间地头问需于民,在政策宣传、矛盾化解中提升群众工作能力,让干部在实践磨砺中成长为“多面手”,消除想干不会干的顾虑。
统筹推进,用活制度保障。防范躺平之风,必须优化考核机制,不能“干多干少一个样”。要让基层干部站起来、干起来,既需要自我加压,更需要组织赋能。在考核评价上,推行“实绩导向+群众评议”双维度考核,将乡村振兴、民生改善等重点工作量化为具体指标,考核结果与个人发展直接挂钩。在懒政问责上,建立“躺平干部”识别清单,通过日常督查、专项审计、舆情监测等方式,对不作为、慢作为现象进行精准画像,如四川省宜宾市通过“阳光问政”节目查处不作为案例,通过现场咨询、视频直播、观众打分等形式对政府工作进行监督,明确“该调整的及时调整,该问责的坚决问责”。同时要健全激励保障机制,把实绩作为选人用人的重要标准,让吃苦者吃香、有为者有位。更为关键的是要落实容错纠错机制,严格区分“失误”与“失职”“敢为”与“乱为”,为敢闯敢试的基层干部撑腰鼓劲。只有完善制度保障,让“干与不干不一样、干好干坏大不同”,才能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干事环境,破除躺平滋生的土壤。
人生万事须自为,跬步江山即寥廓。基层是大有可为的舞台,广大基层干部要坚决拒做“躺平者”,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扛起责任,以舍我其谁的责任感真抓实干,在服务群众、推动发展的实践中争当“闯将”“干将”,用汗水浇灌基层沃土,用实绩回应群众期盼,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筑牢坚实的基层根基。(胜天镇人民政府 黄肖宇)
固本培元,筑牢理想信念。躺平看似是行为懈怠,实则是思想“缺钙”。个别基层干部将“佛系”“通透”挂在嘴边,根源在于其理想信念淡薄、宗旨意识弱化,丢失了“为官避事平生耻”的初心使命,必须通过系统性思想建设破除积弊。基层干部应时常检身自省,把为民造福作为根本价值追求,建立好“常态化政治学习+定期思想检视”双机制,每月围绕为民服务专题开展研讨,每周对照群众诉求清单进行剖析,多想想焦裕禄扎根兰考治沙时的“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多看看谷文昌植树造林时的“不治服风沙,就让风沙把我埋掉”,从先进典型中汲取精神力量,在思想深处立起“干事光荣、避事可耻”的自觉,让躺平念头无处滋生。
脚踏实地,锤炼实干担当。“梦虽遥,追则能达;愿虽艰,持则可圆。”基层工作千头万绪,光有干事热情不够,还需练就破解难题的宽肩膀。现实中,有的基层干部并非不愿干,而是面对数字乡村建设、人居环境整治等新任务时“本领恐慌”,最终选择躺平避责。这就要求基层干部主动走出舒适区,在实践中增长才干。要建立基层干部“能力清单”,围绕集体经济发展、应急处突等重点任务,邀请农业技术专家、法律工作者等开展专题授课,鼓励基层干部学习乡村振兴、基层治理新知识。坚持“传帮带+轮岗历练”机制,由经验丰富的老干部结对指导年轻干部,安排干部在社会治理、项目攻坚等岗位轮岗锻炼,积累实战经验。同时,号召干部深入田间地头问需于民,在政策宣传、矛盾化解中提升群众工作能力,让干部在实践磨砺中成长为“多面手”,消除想干不会干的顾虑。
统筹推进,用活制度保障。防范躺平之风,必须优化考核机制,不能“干多干少一个样”。要让基层干部站起来、干起来,既需要自我加压,更需要组织赋能。在考核评价上,推行“实绩导向+群众评议”双维度考核,将乡村振兴、民生改善等重点工作量化为具体指标,考核结果与个人发展直接挂钩。在懒政问责上,建立“躺平干部”识别清单,通过日常督查、专项审计、舆情监测等方式,对不作为、慢作为现象进行精准画像,如四川省宜宾市通过“阳光问政”节目查处不作为案例,通过现场咨询、视频直播、观众打分等形式对政府工作进行监督,明确“该调整的及时调整,该问责的坚决问责”。同时要健全激励保障机制,把实绩作为选人用人的重要标准,让吃苦者吃香、有为者有位。更为关键的是要落实容错纠错机制,严格区分“失误”与“失职”“敢为”与“乱为”,为敢闯敢试的基层干部撑腰鼓劲。只有完善制度保障,让“干与不干不一样、干好干坏大不同”,才能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干事环境,破除躺平滋生的土壤。
人生万事须自为,跬步江山即寥廓。基层是大有可为的舞台,广大基层干部要坚决拒做“躺平者”,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扛起责任,以舍我其谁的责任感真抓实干,在服务群众、推动发展的实践中争当“闯将”“干将”,用汗水浇灌基层沃土,用实绩回应群众期盼,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筑牢坚实的基层根基。(胜天镇人民政府 黄肖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