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四清单”为基 融普法于执法——万源市综合行政执法局激活法治建设协同共治新动能

2025-11-12 10:21:15来源:影响四川 浏览量:
       万源市综合行政执法局通过构建包含免予处罚、从轻处罚、减轻处罚、从重处罚的“四清单”体系,推动“四清单”应用与“谁执法谁普法”的深度融合,实现行政执法从“单兵作战”到“协同共治”的转变,不断增强执法公信力,持续释放法治建设活力,为全市行政执法工作注入法治动能。 

       一、深耕“四清单”应用,筑牢规范执法“硬支撑”
       “清单化管理”是破解执法边界模糊、裁量标准不一等难题的关键抓手。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系统梳理373项权力清单事项,围绕市容环境管理、市政设施维护、户外广告设置等群众关切领域,制定“免予处罚、从轻处罚、减轻处罚、从重处罚”四清单并在办公楼大厅和政府门户网站予以公布,明确各类违法行为的处罚梯度。例如:对首次轻微违法且及时整改的商户适用免予处罚清单,发放《限期整改通知书》代替处罚;对主动配合调查并消除危害后果的企业适用从轻处罚清单,按基准下限处罚;对多次违法的“钉子户”适用从重处罚清单,依法顶格处罚并公示典型案例。同步制作执法信息公示栏,动态更新执法人员名单信息。执法过程中,执法人员主动出示证件、告知当事人执法事由、执法依据和权利义务,并针对不同情形现场解读清单适用标准,让群众“看得见规则、算得清后果”,为规范执法筑牢坚实“硬支撑”。 

       二、深化“谁执法谁普法”,激活法治传播“软动力”
       打破“重执法轻普法”模式,以市容中队为一线普法主力,推行“执法一次、普法一片”机制,将普法嵌入市容管理全流程。针对占道经营等高频违法,创新“暂扣物品+学法返还”方式:对违规摊贩先依法暂扣物品,再引导其学习《四川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条例》《达州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等法规,结合“四清单”解读裁量标准,待当事人学习后返还物品。制发普法“明白纸”500余份,通过多渠道推送普法文章4篇,覆盖群众超两千人次。执法中坚持“先释法后执法”,同步讲清法规要求与清单适用逻辑。事后选取典型案例通过宣讲解读,形成“查处一案、警示一片”的普法效果。同时建立企业信用修复机制,帮助被处罚企业修复信用记录,提升企业守法意识,激活法治传播“软动力”。 

       三、深聚“双向发力”效能,彰显法治建设“新活力”
       市综合行政执法局通过“四清单”规范执法与“普法融合”凝聚共识,实现“内外双向发力”。对内建立常态化培训机制,2025年以来组织“清单化执法、融合化普法”专题培训10场次,覆盖执法人员210余人次。采用“理论授课+案例研讨+模拟执法+技能比拼”模式,针对性提升清单应用、法规解读及群众工作能力,打造“懂法、用法、释法”专业队伍。对外深化多方联动,通过“城管进社区”“一条板凳话民情”活动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建立执法效果跟踪反馈机制,回访案件当事人优化工作。系列举措成效显著,执法环境持续优化,为万源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筑牢法治屏障,彰显法治建设蓬勃“新活力”。 
 
信息来源:万源市综合行政执法局

最新内容

工信部备案号:蜀ICP备1700415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川)字第01054号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版权声明| 人员名单|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监督电话:028-83106609

影响四川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