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管通了,心气顺了!” 邻水县高滩镇“接诉即办”暖了百姓心窝子
去年12月,连续干旱让八家山村400余户村民陷入“吃水难”。村民郑良银一个电话打到镇里,“没想到第二天干部就来了!”高滩镇接诉后迅速行动,现场勘查、主动对接相关部门,申报项目、协调资金一气呵成。今年3月项目获批,5月19日工程启动,3.3万米管道铺进山坳,1300余人的饮水难题迎刃而解。“从反映到解决,比想象得快得多!”郑良银的语气里透着感慨。
这样的“加速度”,得益于高滩镇打造的民生诉求闭环链条。镇党委书记刘拯华介绍:“我们实行‘登记—派单—督办—回访’全流程跟踪,简单问题24小时办结,复杂问题多部门‘会诊’。”翻开台账,一组数据尤为亮眼:仅今年9月就联动攻克老旧小区管道改造、农贸市场整治等“硬骨头”问题8件。
主动治理的“温度”,更藏在未诉先办的细节里。平安寨社区平安苑小区曾因居民毁绿种菜引发矛盾,今年4月,接到投诉的镇干部没有简单“一刀切”,而是挨家挨户听意见,最终推出“三步走”方案:先动员清理,再补种麦门冬,最后建立长效管护机制。如今,2600平方米的绿地重回葱茏,居民刘志明直言:“环境清爽了,大伙儿心里也舒坦!”
“问题不能等群众催,得自己往前赶。”刘拯华说。针对汛期排水、冬季供暖等季节性诉求,镇里提前分析研判,完善应急预案。从“被动接单”到“主动出击”,变化的不仅是速度,更是基层治理的深度。
夕阳西下,八家山村的炊烟袅袅升起。水管里流淌的清水,映照着村民们满足的笑脸——这或许就是“接诉即办”最温暖的注脚。(邻水融媒 吴乾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