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安区:红色沃土续写鱼水新篇 “双拥”工作可圈可点
2025-07-30 17:46:38来源:影响四川 浏览量:
2025年4月23日,从北京召开的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命名大会传来喜讯:广安市再次荣膺“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实现创纪录的“六连冠”。作为广安市的核心区域,广安区用坚实的行动为这块金字招牌增添了耀眼光芒。
在伟人故里广安这片浸润着红色基因的热土上,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光荣传统历久弥新。近年来,广安区坚持高位推动,以务实举措推动双拥工作走深走实,通过精准有力的政策落地、细致入微的服务保障、浓厚持久的尊崇氛围,持续巩固“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军政军民关系,让“军爱民、民拥军”的鱼水深情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政策落地:筑牢退役军人背后保障网
“我对户外拓展训练、军事研学等方面很感兴趣,在今天的招聘会上,我和致远夏令营聊得很投机,他们特别认可我在部队的实战经验,感觉自己很快能找到新战场。”6月19日,广安区退役军人王超在参加完广安区举办的退役军人招聘会后感慨地说道。

为大力促进退役军人及军属高质量充分就业,搭建退役军人、军属和用人单位双向沟通交流平台,今年6月19日上午,“戎耀新程就业护航”2025年退役军人就业服务专项行动——“戎耀归蜀”四川退役军人及军属招聘活动在广安区人力资源市场举行。活动现场,广安市、重庆市合川区市属国有企业、知名企业40余家提供了1800余个岗位,吸引了广安区、重庆市合川区有求职需求的近1000名退役军人、军属及优抚对象参加应聘。
广安区落实“阳光安置”政策,搭建“培训+招聘+创业”全链条服务体系。将双拥工作纳入全区“十四五”规划和党政军领导班子考核体系,构建起“党委领导、军地联动、全民参与”的工作格局。聚焦军人“后路后院后代”核心关切,打出政策组合拳。
今年3月,广安区举办2025年春季自主就业退役士兵适应性培训,此次培训重点围绕就业创业政策解读、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形势、保密知识、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等内容展开,并组织退役士兵参观国防教育基地、邓小平故居陈列馆等地。通过系统地学习参观,退役军人不仅能够掌握必要的职业技能,还能对当前的社会经济环境和广安区发展情况有更深刻地认识,为未来的就业和职业规划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次培训为期五天,由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精心设计课程,邀请了行业专家和资深讲师进行授课。值得一提的是,区退役军人事务局还为前来参加培训的退役士兵赠送了有家乡特色的“大礼包”。
“通过这次培训,我掌握到了地方就业的一些优惠政策,了解到了现今社会发展的新趋势,同时也学到了适应社会的新技能,争取为家乡的发展建设作出积极的贡献。”退役军人邓晨阳说道。
服务保障:打造拥军优属温馨港湾
前不久,退伍的杜鹏、文麒霖不仅在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受到热情接待,到了协兴镇退役军人服务站也是迅速地办好了优待证,及时享受到了当地的优惠政策。

协兴镇退役军人服务站紧邻邓小平故里景区,承载着深厚的红色历史底蕴,也是邓小平青少年时期重要活动场所。服务站于2023年升级改造完成,旨在为退役军人打造办事的温馨港湾。近年来,服务站坚持“前方需求在哪,保障就跟到哪”,将服务触角延伸至军人家庭生活末梢。
“我们走访慰问家庭困难的各类退役军人,上半年累计帮扶困难退役军人6人次,发放帮扶资金共计5000余元,切实解决其实际困难。为重点优抚对象购买社保,减轻其养老医疗负担,提升生活保障水平。2025年“八一”建军节来临之际,为全镇退役军人、重点优抚对象及现役军人家庭发放慰问金共计6万余元,传递党和政府的关怀。”协兴镇退役军人服务站负责人介绍。

7月29日,在广福街道周家巷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记者看见社区党委书记刘柱正在热情接待军烈属张继琼,为其申请大病救助等关爱金积极办理相关手续。“我们社区的军烈属张继琼本来就患有乳腺癌,前两个月又被查出结肠癌,儿子小时候也受过伤现在工作困难,除定期抚恤金外,我们正在积极帮她申请关爱帮扶基金。遇到退役军人个军烈属来办事我们都是优先办理。”
打通退役军人服务“最后一公里”,通过工商联界别政协委员牵线搭桥,7月17日,广安区临港经济开发区商会退役军人服务站揭牌成立。在园区成立退役军人服务站旨在扎实推进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全面提升服务保障水平,让退役军人权益维护有保障、就业创业有途径、政策宣讲有平台、重点节日有人问。

此次商会退役军人服务站的成立,成为打通退役军人服务“最后一公里”的创新实践:退役军人可就近享受政策咨询、就业推荐、权益协调等“一站式”服务;企业与退役军人之间搭建起“绿色通道”,既让退役军人的专业技能有用武之地,又为企业用工需求提供精准人才匹配,更让社会力量参与退役军人服务工作有了具体载体,使“尊崇军人、关爱军人”的社会风尚在实践中落地开花。
尊崇氛围:红色基因铸就地方品格
3月6日下午三点过,在广安火车南站广场上,广安区“思源红”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在穿梭忙碌着,为迎接即将到站的退伍军人回家。3:30分,随着身着整齐的军装退伍军人缓缓出站,志愿者们热情上前给他们递上鲜花、佩戴绶带、别上胸花。

锣鼓喧天,横幅耀眼。4月28日,广安区肖溪镇碧佛村洋溢着喜庆气氛。广安军分区领导带队,将二等功喜报和立功牌匾庄重地送到现役军人苏小军家中。
从革命老区到双拥模范城,广安区将尊军崇军融入城市精神。 荣誉激励常态化,建立“送喜报+仪式感”荣誉体系,悬挂光荣牌、发放优待证实现全覆盖,车站、景区等公共场所100%设立“军人依法优先”标识。
持续深化协兴镇牌坊村退役军人服务站“1+2+N”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打造红色研学路线3条,承接川渝合作思政项目1个,吸引研学团队及游客3000余人次;组织“思源红”志愿服务队,开展活动8次,人均服务累计时长21小时。

祭英烈,传薪火,3月27日,广安小学校联合广安区“思源红”退役军人服务队、广安区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举行“清明祭英烈红色薪火传”红色文化主题活动,通过丰碑下的思政课,齐唱队歌等活动,让红色基因在孩子心中生根发芽。
红色教育润人心,广安区今年组织开展“退役军人展风采”红色文化进校园3次,覆盖中小学师生200余人;开展政策宣讲2场次,覆盖退役军人及家属300余人次;动态调整退役军人党员信息台账,流动党员参与组织生活覆盖率达92%。(广安区融媒体中心 廖小兵 高慧敏 白晓华 图文)
在伟人故里广安这片浸润着红色基因的热土上,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光荣传统历久弥新。近年来,广安区坚持高位推动,以务实举措推动双拥工作走深走实,通过精准有力的政策落地、细致入微的服务保障、浓厚持久的尊崇氛围,持续巩固“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军政军民关系,让“军爱民、民拥军”的鱼水深情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政策落地:筑牢退役军人背后保障网
“我对户外拓展训练、军事研学等方面很感兴趣,在今天的招聘会上,我和致远夏令营聊得很投机,他们特别认可我在部队的实战经验,感觉自己很快能找到新战场。”6月19日,广安区退役军人王超在参加完广安区举办的退役军人招聘会后感慨地说道。

为大力促进退役军人及军属高质量充分就业,搭建退役军人、军属和用人单位双向沟通交流平台,今年6月19日上午,“戎耀新程就业护航”2025年退役军人就业服务专项行动——“戎耀归蜀”四川退役军人及军属招聘活动在广安区人力资源市场举行。活动现场,广安市、重庆市合川区市属国有企业、知名企业40余家提供了1800余个岗位,吸引了广安区、重庆市合川区有求职需求的近1000名退役军人、军属及优抚对象参加应聘。
广安区落实“阳光安置”政策,搭建“培训+招聘+创业”全链条服务体系。将双拥工作纳入全区“十四五”规划和党政军领导班子考核体系,构建起“党委领导、军地联动、全民参与”的工作格局。聚焦军人“后路后院后代”核心关切,打出政策组合拳。
今年3月,广安区举办2025年春季自主就业退役士兵适应性培训,此次培训重点围绕就业创业政策解读、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形势、保密知识、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等内容展开,并组织退役士兵参观国防教育基地、邓小平故居陈列馆等地。通过系统地学习参观,退役军人不仅能够掌握必要的职业技能,还能对当前的社会经济环境和广安区发展情况有更深刻地认识,为未来的就业和职业规划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次培训为期五天,由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精心设计课程,邀请了行业专家和资深讲师进行授课。值得一提的是,区退役军人事务局还为前来参加培训的退役士兵赠送了有家乡特色的“大礼包”。
“通过这次培训,我掌握到了地方就业的一些优惠政策,了解到了现今社会发展的新趋势,同时也学到了适应社会的新技能,争取为家乡的发展建设作出积极的贡献。”退役军人邓晨阳说道。
服务保障:打造拥军优属温馨港湾
前不久,退伍的杜鹏、文麒霖不仅在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受到热情接待,到了协兴镇退役军人服务站也是迅速地办好了优待证,及时享受到了当地的优惠政策。

协兴镇退役军人服务站紧邻邓小平故里景区,承载着深厚的红色历史底蕴,也是邓小平青少年时期重要活动场所。服务站于2023年升级改造完成,旨在为退役军人打造办事的温馨港湾。近年来,服务站坚持“前方需求在哪,保障就跟到哪”,将服务触角延伸至军人家庭生活末梢。
“我们走访慰问家庭困难的各类退役军人,上半年累计帮扶困难退役军人6人次,发放帮扶资金共计5000余元,切实解决其实际困难。为重点优抚对象购买社保,减轻其养老医疗负担,提升生活保障水平。2025年“八一”建军节来临之际,为全镇退役军人、重点优抚对象及现役军人家庭发放慰问金共计6万余元,传递党和政府的关怀。”协兴镇退役军人服务站负责人介绍。

7月29日,在广福街道周家巷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记者看见社区党委书记刘柱正在热情接待军烈属张继琼,为其申请大病救助等关爱金积极办理相关手续。“我们社区的军烈属张继琼本来就患有乳腺癌,前两个月又被查出结肠癌,儿子小时候也受过伤现在工作困难,除定期抚恤金外,我们正在积极帮她申请关爱帮扶基金。遇到退役军人个军烈属来办事我们都是优先办理。”
打通退役军人服务“最后一公里”,通过工商联界别政协委员牵线搭桥,7月17日,广安区临港经济开发区商会退役军人服务站揭牌成立。在园区成立退役军人服务站旨在扎实推进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全面提升服务保障水平,让退役军人权益维护有保障、就业创业有途径、政策宣讲有平台、重点节日有人问。

此次商会退役军人服务站的成立,成为打通退役军人服务“最后一公里”的创新实践:退役军人可就近享受政策咨询、就业推荐、权益协调等“一站式”服务;企业与退役军人之间搭建起“绿色通道”,既让退役军人的专业技能有用武之地,又为企业用工需求提供精准人才匹配,更让社会力量参与退役军人服务工作有了具体载体,使“尊崇军人、关爱军人”的社会风尚在实践中落地开花。
尊崇氛围:红色基因铸就地方品格
3月6日下午三点过,在广安火车南站广场上,广安区“思源红”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在穿梭忙碌着,为迎接即将到站的退伍军人回家。3:30分,随着身着整齐的军装退伍军人缓缓出站,志愿者们热情上前给他们递上鲜花、佩戴绶带、别上胸花。

锣鼓喧天,横幅耀眼。4月28日,广安区肖溪镇碧佛村洋溢着喜庆气氛。广安军分区领导带队,将二等功喜报和立功牌匾庄重地送到现役军人苏小军家中。
从革命老区到双拥模范城,广安区将尊军崇军融入城市精神。 荣誉激励常态化,建立“送喜报+仪式感”荣誉体系,悬挂光荣牌、发放优待证实现全覆盖,车站、景区等公共场所100%设立“军人依法优先”标识。
持续深化协兴镇牌坊村退役军人服务站“1+2+N”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打造红色研学路线3条,承接川渝合作思政项目1个,吸引研学团队及游客3000余人次;组织“思源红”志愿服务队,开展活动8次,人均服务累计时长21小时。

祭英烈,传薪火,3月27日,广安小学校联合广安区“思源红”退役军人服务队、广安区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举行“清明祭英烈红色薪火传”红色文化主题活动,通过丰碑下的思政课,齐唱队歌等活动,让红色基因在孩子心中生根发芽。
红色教育润人心,广安区今年组织开展“退役军人展风采”红色文化进校园3次,覆盖中小学师生200余人;开展政策宣讲2场次,覆盖退役军人及家属300余人次;动态调整退役军人党员信息台账,流动党员参与组织生活覆盖率达92%。(广安区融媒体中心 廖小兵 高慧敏 白晓华 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