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超,94分钟绝平!戴宇一剑“绵实造”,洞开绵阳中学实验学校的足球育人密码
2025-10-12 19:38:09来源: 浏览量:

10月7日晚,三台体育场,四川省城市足球联赛(简称”川超“)第三轮比赛,绵阳队对阵德阳队的现场。时针已滑过94分钟,比分牌仍冷冷地停在0:1,德阳队领先。绵阳队获得最后一次进攻机会。





进攻从定位球发起,中路经过三次传接后分到左边路,边路队员把球传到小禁区前。绵阳中学实验学校2021届学子、绵阳队主力前锋戴宇在对方三名防守队员的包夹下,抢在对方队员之前迎着下坠的皮球左脚垫射,球如出膛炮弹直挂死角。1:1!补时绝平!整个客场看台瞬间化作翻涌的红色海啸。
一粒进球,把“绵实”二字写进川超积分榜,也把绵阳中学实验学校深耕十四年的校园足球培养模式推到聚光灯下。

2016年,绵阳中学实验学校与绵阳星达足球俱乐部握手,率先在四川省打出“校企双轨、体教融合”的组合拳:
文化课在绵阳中学实验学校——名校高位起点,专业文化团队,搭建985、211升学极速通道。
专业课在学校体育管理中心——多名亚足联B级、中国足协C级教练团队指导,周周对标职业俱乐部。
“上午文化课,下午高位逼抢;晚上实验室,夜里录像复盘。”多名职业足球队员回母校探望时笑言,“一天当两天用,才能把梦想垫高。”






截至目前,从绵实校园走向职业赛场的球员已达18人,涵盖中超、中甲、女五甲、全运会:
彭睿、阮君、赵君……已在中超、中甲站稳脚跟;
2005级徐虹、肖立荣、黄梓涵正随四川U-20冲击全运会决赛圈;
2008级袁璐洋、杨安琪提前锁定四川女足全运会名单。
他们拥有一个共同标签——“绵实制造”。在这里,绵实人把“会思考的足球”植入课堂。
“我门要求孩子们先写‘比赛日记’,再谈战术。能复盘,才会阅读比赛;会阅读,才能94分钟完成绝杀。”绵实足球总教练吴刚说。




绵阳中学实验学校构建起“四横三纵”金三角模式:
1、文化课团队——学业跟踪,球员零掉队;
2、艺体中心——数据化训练,每人一份“云”档案;
3、家校社联盟——政府、企业、高校共建,奖学金、赛事、科研平台全线打通;
4、赛事矩阵——班级联赛→校园足球联赛→川超青训→职业俱乐部,四级通道每年输送上百人次。
”足球不是孤岛,必须与教育同频共振。”绵阳中学实验学校党委书记翟勇在赛后第一时间给球队发来祝贺,“戴宇的进球,是绵实‘多元育人’理念的一次漂亮折射。”





紧抓中国(绵阳)科技城建设契机,绵实已启动“第二块球场”计划——投资1.2亿元、可容纳2000观众的“智慧校园足球中心”将于2026年落成,配套AI运动捕捉、运动康复实验室,对标拉玛西亚、科帕卡巴纳。
“我们希望,下一个94分钟,不止一个戴宇,而是一群绵实少年,一起把绵阳的城市名片射向更高舞台。”翟勇说。
返程的大巴上,戴宇把比赛用球抱在怀里,球面密密麻麻写着队友的签 名。车窗外的成绵高速路灯连成一条金色跑道,仿佛伸向更辽阔的赛场。
“绵实给了我两项技能:一项是读好书,一项是踢好球。今晚之前,我用第一项技能实现了梦想:而今晚,我用第二项技能为母校所在的城市扳回一场平局。”说完,他轻轻合上眼,嘴角挂着笑——那笑容里,有对94分钟绝杀的回味,更有对未来900分钟、9000分钟的无限想象。
绵阳中学实验学校,这颗植根科技城沃土的“足球种子”,正破土而出,向更高的天空,拔节生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