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清实献”之笔 护航乡村振兴行稳致远

2025-07-21 15:57:23来源:影响四川 浏览量: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规定》,为乡村振兴筑牢了纪律藩篱。在“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谋篇的关键节点,农村基层干部当以《规定》为指引,秉持清廉、实干、奉献精神,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清廉,是乡村振兴的定海神针。农村基层干部虽权力不大,但身处政策落实的最前沿,权力运行的细微偏差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损害群众利益,破坏乡村政治生态。《规定》明确划定的纪律红线,是基层干部的“护身符”与“紧箍咒”。基层干部要将《规定》学深悟透,通过常态化培训、案例警示等方式,让纪律意识入脑入心,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同时,要厚植乡村廉洁文化土壤,挖掘本土廉洁资源,以通俗易懂的形式传播廉洁理念,让廉洁之风吹遍乡村角落。在制度层面,严格执行村级事务公开制度,利用数字化手段加强“三资”管理监督,建立廉政档案,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确保每一分惠农资金、每一个民生项目都经得起检验。

       实干,是乡村振兴的坚实基石。“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乡村振兴不是喊出来的,而是干出来的。基层干部作为政策执行的“最后一公里”,必须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在产业发展上,要立足乡村实际,深入调研市场需求,因地制宜选择适合的发展路径,避免盲目跟风、一哄而上。比如,有的乡村依托自然风光发展乡村旅游,有的乡村利用特色农产品打造品牌,都取得了良好成效。在解决乡村难题时,要主动担当作为,积极协调各方资源,啃下基础设施改善、公共服务提升等“硬骨头”。通过实干,一步一个脚印地把乡村振兴的蓝图变为现实。

       奉献,是乡村振兴的温暖底色。“政之所兴在顺民心。”乡村振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群众,基层干部必须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无私奉献。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要挺身而出、冲锋在前,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在日常工作中,要关心群众疾苦,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做到公平公正、一碗水端平。同时,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群众。在产业发展中带头探索,在环境整治中带头参与,在文化传承中带头践行,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形成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

       “路漫漫其修远兮”,乡村振兴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农村基层干部要以清廉固本、以实干兴业、以奉献聚力,在乡村振兴的广阔舞台上展现新作为、创造新业绩。唯有如此,才能让乡村成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家园,书写出乡村振兴的壮丽篇章。(江安县江安镇人民政府 樊江莉)

最新内容

工信部备案号:蜀ICP备1700415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川)字第01054号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版权声明| 人员名单|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监督电话:028-83106609

影响四川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