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水多维发力 护牢民生“饭碗”
“李师傅,您有建筑工地经验,这个岗位待遇不错,考虑下?”9月15日,邻水县零工市场里,工作人员正热情地为中年男子李师傅介绍岗位。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今年以来,邻水县锚定稳就业、保民生、促发展目标,以“五抓五促”为抓手,在体系建设、政策落实、区域协同、重点群体保障等方面持续发力,全力稳住就业基本盘。截至目前,已促进城镇新增就业4694人、脱贫人口务工就业2.7万余人,发放援企稳岗、吸纳就业等补贴资金2000余万元。邻水县究竟是如何稳住就业“基本盘”的?
织密服务网络,政策“一键直达”
初秋时节,邻水县高竹新区零工市场人头攒动。王先生是邻水县一家企业的负责人,他正在为新项目招聘技术工人。“以前招人要到人才市场,费时费力。现在零工市场信息发布方便,求职者也多,很快就能找到合适人才。”王先生感慨道。
邻水县将体系建设摆在突出位置,着力提升就业服务质量。健全县、镇、村(社区)三级就业服务体系,打造“15分钟就业服务圈”,加强基层就业服务标准化、数字化、信息化建设。目前,已组建县级专业指导团队23人、镇级专职就业服务人员45人、村级就业联络员330余人。建成县级国有劳务公司1个、镇劳务合作社20个,培育劳务经纪人242人。同时,精心打造“12610”就创服务平台:1个技能提升服务平台——邻水县公共实训基地;2个零工服务平台——高竹新区零工市场和邻水县零工市场;6个创新创业赋能平台——邻水县青年就业创业赋能中心、邻水县创新创业园、邻水县电商创业孵化园、广安现代种业园、中药材创新创业孵化园和龙腾新世纪创享街区;10个乡镇和社区就业服务站。
在政策落实上,邻水县推行惠企政策“免申即享、直补快办”,实现政策“一键直达”。今年以来,减征企业失业保险费1100余万元,发放一次性扩岗补助3.15万元,切实减轻企业负担,稳定就业形势。邻水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朱锐表示:“要让政策多跑路,企业少跑腿,助力企业发展,稳定就业岗位。”
深化区域协作,聚焦重点群体
“没想到在家门口能找到这么好的工作!”在数月前邻水县高滩镇的渝邻联合招聘会上,村民陈大姐成功应聘到一家重庆企业,休假回家时满脸幸福。
渝邻协作常态化,邻水县持续深化渝邻就业协作机制,开展规模性渝邻合作招聘活动2场次,在川渝高竹新区数智零工市场每周常态化开展招聘会。与重庆市铜梁区签订就业服务合作协议,在用工信息、公共就业服务等方面开展交流合作。组织推荐优秀创业项目、技能人才参加重庆举办的创新创业大赛和技能大赛,加深就业协作。
邻水县还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机遇,深化区域合作。补贴政策就高化,统一川渝高竹新区最低工资、就业创业类补贴标准,实现新区企业全覆盖。目前,已拨付高竹新区企业吸纳脱贫人口就业补贴44.03万元,降低企业用工成本,确保稳岗稳就业。
此外,邻水县聚焦重点群体,强化就业保障。强化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现有就业见习基地113个,新开发见习岗位239个,发放见习补贴157.8万元。常态化帮扶失业领金人员,精准开展“1131”就业服务,促进126人就业创业。畅通脱贫劳动力务工就业渠道,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2328个,兜底安置2293名脱贫人口就业,累计发放乡村公益性岗位补贴资金792.95万元,为39家企业发放吸纳脱贫人口就业补贴223.09万元。
邻水县一系列稳就业举措,为企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也为劳动者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朱锐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加大工作力度,创新工作方法,为实现更高质量、更加充分的就业目标而不懈努力。”
【记者手记】
从织密就业服务网络,到精准施策惠企利民,再到深化区域协作、聚焦重点群体,邻水县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就业是最大的民生”的深刻内涵。尤其在创新驱动方面,积极探索“创业培训”“政策扶持”“创业导师团”“载体联盟”等新模式,为创业者提供全方位支持,激发市场活力,为稳就业注入强劲动力。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如此多维发力下,邻水县的就业局势必将持续向好,为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邻水融媒 吴乾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