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情守候惠老幼,温暖民心促振兴

2025-08-25 16:07:23来源:影响四川 浏览量:
       老有所养,幼有所育,民之所望,政之所向。“一老一小”是乡村民生的晴雨表,乡村治理的试金石。乡镇基层干部身处服务群众最前沿,做好这项工作,既是回应群众急难愁盼的现实需求,更是乡村振兴夯实根基的长远之策,必须以硬核担当托稳“夕阳红”、护好“朝阳升”。

       一、筑牢“保障堤”,巩固服务根基

       基层干部把基本保障作为“一老一小”工作的底线工程,织密兜底网络。对农村老人,要依托村养老院建立“助医+助洁”服务体系,协调村医和乡镇卫生院上门问诊,组织志愿者定期提供理发、洗衣等服务,解决独居、失能老人的生活难题。对农村儿童,在村党群服务中心设“托管驿站”或“童伴之家”,农忙时安排专人照护,民政、团委、关工委、妇联等联合学校落实“两免一补”政策,为困境儿童申请生活补助和助学资金,确保基本生活有保障。同时,对高龄老人、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建立档案台账,动态更新需求信息,确保政策精准落地。​

       二、织密“情感网”,传递乡土温情

       针对农村“一老一小”情感缺失的痛点,基层干部要用温情方略架起连心桥,以赤诚暖意点亮万家灯。一方面,要完善视频装备、爱心座椅等惠民设施,由村干部定期组织老人、孩子与在外亲属视频通话,让亲情不因距离疏远。同时多开展关怀陪伴项目,组织老人参与棋牌赛、广场舞等社群活动,邀请退休教师、大学生志愿者等为孩子举办艺术培训、趣味游戏,增强情感归属度。探索“老幼供养”机制,动员老人与孩子共同参与活动,促进不同群体间的代际融合,让老人在融入幼儿游戏时收获心灵的温润,幼儿在依偎老人身旁时习得尊重的真谛,构建复合型服务体系。

       三、绷紧“安全线”,守护平安底线​

       围绕农村老幼群体安全隐患,乡镇政府要筑牢全方位防护屏障。对老人群体,重点防范养老诈骗和意外风险,通过村广播、宣传栏揭露诈骗套路;每季度开展房屋安全和用电隐患拉网式排查,对松动的房梁、老化的电线建立整改台账,及时跟进维修。对孩子,聚焦防溺水、防拐骗、交通安全等重点,在池塘、机井、路口等危险区域设置防护栏和警示标识,联合派出所、交管所等开展安全演练,用漫画、情景剧等形式普及自护知识。系列举措需环环相扣、层层发力,让平安成为乡村最坚实的底色。

       做好“一老一小”工作,没有捷径可走,唯有真抓实干,久久为功。乡镇基层干部要始终以“群众满意”为标尺,把每项服务做细做实,让老人能有一个幸福晚年、孩子拥有一个快乐童年,用民生温度彰显乡村振兴的厚度。(宜宾市高县胜天镇人民政府 黄肖宇)

最新内容

工信部备案号:蜀ICP备1700415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川)字第01054号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版权声明| 人员名单|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监督电话:028-83106609

影响四川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