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越“浪浪山” 外面去闯闯

2025-08-22 13:31:11来源:影响四川 浏览量:
       近日,国产动画片《浪浪山小妖怪》火爆出圈,小猪妖望着层层山峦那句“总困在浪浪山,是不是该出去闯闯”,戳中了无数人的心声。对肩负使命的党员干部而言,挡在前面的“浪浪山”是贪图舒适的惰性、畏难怕险的胆怯,脱离群众的浮躁。“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唯有主动打破束缚,才能翻越挡在前进道路上的“浪浪山”,在为民服务的广阔天地里去闯去试去干,以实干印记书写奋斗征程。 
       翻越贪图舒适的“浪浪山”,奔赴敢为人先的开拓征程。浪浪山里,小妖们日复一日砍柴烧水,习惯了大王定下的规矩,连反抗的念头都日渐消磨。这像极了某些党员干部陷入的“舒适圈”——按部就班完成任务,守着经验主义过日子,把“不出错”当信条,将“求突破”抛脑后。然而,时代从不是静止的河流,乡村全面振兴需要产业模式创新,基层治理呼唤数字化转型,民生服务亟待精细化升级,哪一项能靠“老黄历”解决?云南独龙江乡的干部们,没有困守“峡谷孤岛”的舒适,而是带领群众架桥修路、发展草果产业,让独龙族实现整族脱贫;浙江“千万工程”的实践者们,不满足于“脏乱差”的整治成果,持续探索生态与经济协同发展,让乡村成为诗意栖居的家园。这些实践证明,跳出“舒适圈”不是冒险,而是对使命的担当。党员干部当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闯劲,敢于打破路径依赖,善用新理念破解老问题,在创新中开拓新天地。
       翻越畏难怕险的“浪浪山”,奔赴担当作为的奋进征程。小猪妖离开浪浪山后,既要应对豺狼虎豹的威胁,又要穿越险滩激流的阻碍,每一步都充满未知。这恰似党员干部在攻坚一线的真实写照:改革进入深水区,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矛盾化解到关键处,面对的多是盘根错节的“老大难”。有人怕担责而“绕道走”,有人怕失败而“踢皮球”,殊不知“为官避事平生耻”,越是艰险越要向前。脱贫攻坚战中,驻村第一书记黄文秀放弃城市工作机会,扎根百色老区,面对山洪危险依然牵挂群众;抗疫一线,无数党员干部写下“请战书”,冒着被感染的风险坚守岗位,用身躯筑起防护墙。他们的事迹告诉我们,困难面前有我们,我们面前无困难。党员干部当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毅,把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当作战场,把发展的堵点难点痛点视为靶心,在攻坚克难中彰显共产党人的硬核担当。
       翻越脱离群众的“浪浪山”,奔赴一心为民的初心征程。浪浪山里的小妖们,总在大王的吆喝中随波逐流,大王让烧柴就埋头烧柴,大王让造箭就拼命造箭,从没想过“为什么而做”。现实中,少数党员干部也有类似的“跟风症”,上级强调什么就突击抓什么,考核盯着什么就重点干什么,唯独忘了群众真正需要什么。有的地方为了“数字好看”搞形象工程,有的部门为了“排名靠前”做表面文章,看似热热闹闹,实则背离了为民初心。“樵夫”廖俊波在政和任职时,不跟着“搞政绩”的风气走,而是一头扎进田间地头,琢磨着如何让百姓富起来;“当代愚公”黄大发,不随“等靠要”的惰性走,而是带领村民一锤一凿修水渠,解决了祖祖辈辈的缺水难题。他们用行动证明,党员干部的坐标永远在群众心中。要始终以“百姓心为心”,多问问群众“需不需要”,少盘算自己“有没有利”;多想想工作“扎不扎实”,少纠结表面“亮不亮眼”,在为民服务中成就人生梦想。 (宜宾市叙州区高场镇人民政府 刘菲) 

最新内容

工信部备案号:蜀ICP备1700415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川)字第01054号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版权声明| 人员名单|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监督电话:028-83106609

影响四川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