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情深!浔广携手谱写“东西部协作”新篇章
2025-08-22 13:26:48来源:影响四川 浏览量:
从太湖之滨到川东门户,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对口支援帮扶广安市广安区走过了7个春秋。如今行走在广安大地,万头湖羊基地羊肥草茂,协作产业园内机器轰鸣,农文旅景区游人如织。
7年来,这场跨越千里的携手,已累计投入协作资金超10亿元,实施产业项目50余个,创造就业岗位5000余个,带动3.5万余名群众稳定增收,为东西部协作深化升级提供了可圈可点的实践样本。
田园结硕果
农链焕新颜
仲夏时节,广安区石笋镇万头湖羊基地内一派繁忙景象。
一排排橘黄色羊舍在蓝天碧草间整齐排布,舍间柏油路纵横贯通,周边绿树环绕草坪,环境宜人。羊舍内部设施完备,自动遮阳帘、换气扇、喷淋装置等一应俱全。这片充满活力的产业基地,承载着南浔与广安结对帮扶的协作故事——7年前,两地启动协作之初,湖羊便从太湖南岸“落户”而来,如今已繁衍多代,成为助力百姓增收的“致富羊”。
石笋镇万头湖羊种羊基地暨“巴上草原”羊文化主题乐园(张国盛 摄)
“过去秸秆要么焚烧、要么自然腐烂在地里,现在送往湖羊基地,还能卖钱!”石笋镇村民们谈及此事时笑意盈盈。
这一转变,源于南浔与广安国有企业联合组建的浔鑫农业公司。该公司建成两个数字化万头湖羊种羊基地,构建起“秸秆—湖羊—羊粪有机肥—经果林”的生态循环产业链。秸秆作为饲料利用,羊粪转化为有机肥,反哺龙安柚、柠檬等果树种植,既破解了秸秆处理难题,又实现了资源循环利用。
为扩大受益覆盖面,基地推行“幸福农场”集中养殖与“入户散养”相结合的模式。目前,广安区共4909户脱贫户通过养羊、割草实现年均增收2100元,合作村集体年均增收约2万元。
此外,“浔味江南”食品加工园提供从屠宰到深加工的一站式服务,显著提升“广安湖羊”附加值,产品直供长三角地区,产业链不断延伸。
在龙安柚原产地,“柚香柚甜”工程推动产业升级。通过建设规模化基地改善种植效益,目前龙安柚种植、产量、产值可观,且经与农科院合作提升品质;同时,“浔果江南”农业科技产业园拓展加工产业链,产出多类柚子制品,带动农户增收。
如今,“广安龙安柚”不仅畅销市场,更成为吸引游客的特色景观,获评四川省“十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在农业固本强基的进程中,广安正以全产业链升级,书写着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园区搭舞台
工业活水来
冲压、嵌线、零部件安装……近日,浙川(湖州南浔·广安)东西部协作产业园内,南洋电机生产车间里,一台台电机经多道工序加工后,从生产线进入包装环节,即将发往重庆等各地市场。
浙川(湖州南浔·广安)东西部协作产业园 (协作办供图)
“我们看中了这里的资源优势和政策支持,相信在这里能实现企业更好的发展,也为当地经济发展出一份力。”该公司生产经理段坤感慨道。这家从湖州转移的企业,入驻时“拎包入住”现成厂房,迅速与重庆海尔建立合作。目前,企业年产值已突破5000万元,提供的105个就业岗位,让当地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
为破解广安工业基础薄弱短板,占地630亩的浙川协作产业园应运而生。园区创新采用“政府搭台、国企建园、民企经营、税收属地”运营模式,由国有企业投入16.8亿元建成标准化厂房并配齐配套设施,企业入驻时支付租金即可投产,未来还可通过购置获得厂房产权。
这一模式有效降低了企业西进的成本与风险。目前,园区厂房使用率超91%,已吸引南洋电机、吉兴化纤等32家行业领先企业入驻,带来超1000个就业岗位。2019年,园区被国家发展改革委认定为“中西部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示范区”。
招商引资方面,两地借鉴南浔经验,组建联合招商专班,实行资源共享,重点瞄准“234”(亩均税收20万元以上、亩均投入300万元以上、亩均产值400万元以上)高标准项目,聚力发展化纤新材料产业。
吉兴化纤便是典型案例。其投资35亿元建设的60万吨功能性差别化纤维项目,如磁石般吸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聚,形成完整产业集群。目前,该区域已成为川东北规模最大的化纤新材料生产基地。
民生有温度
协作见真章
漫步广安区大龙镇光明村的浔栖江南度假区,亭台楼阁、小桥流水相映成趣,浓郁的江南风情扑面而来。这个由南浔与广安协作投资1.72亿元的项目,盘活了当地15幢闲置农房,现已成为区域文旅热点。项目稳定吸纳30余名群众就业,周边310余名村民通过销售农特产品、提供文旅服务,实现年人均增收2100元。
大龙镇“浔栖江南”旅游度假区一期。(张国盛 摄)
不远处,毗邻万头湖羊基地的全国首个“巴上草原”羊文化主题乐园,整合湖羊繁育、农业观光、民俗体验等功能,累计吸纳300余人就业,成为亲子科普与休闲度假的热门地。
“川货出山”通道持续拓宽。广安“产地仓”与湖州“销地仓”双仓联动,使物流成本降低超30%;通过“天府乡村”品牌展、“川货进湖州”等产销活动,累计1000余款广安产品进入市场。南浔区还以“以购代捐”采购超850万元,依托湖州实体帮扶馆常年展销,推动“百年邓记”盐皮蛋等10余个广安品牌走进长三角。
数字浪潮中,广安电商园联合南浔机构开展56期培训,培育300多名本土创业人才和20多家电商企业,带动420多人就业,助力“新农人”借网络拓市场。
跨越山海的协作仍在续写新篇。南浔与广安正深化产业融合、强化品牌建设、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工旅融合成果愈发丰硕,共同富裕的幸福画卷在广安大地不断铺展。(广安区融媒 冯欢)
7年来,这场跨越千里的携手,已累计投入协作资金超10亿元,实施产业项目50余个,创造就业岗位5000余个,带动3.5万余名群众稳定增收,为东西部协作深化升级提供了可圈可点的实践样本。
田园结硕果
农链焕新颜
仲夏时节,广安区石笋镇万头湖羊基地内一派繁忙景象。
一排排橘黄色羊舍在蓝天碧草间整齐排布,舍间柏油路纵横贯通,周边绿树环绕草坪,环境宜人。羊舍内部设施完备,自动遮阳帘、换气扇、喷淋装置等一应俱全。这片充满活力的产业基地,承载着南浔与广安结对帮扶的协作故事——7年前,两地启动协作之初,湖羊便从太湖南岸“落户”而来,如今已繁衍多代,成为助力百姓增收的“致富羊”。

石笋镇万头湖羊种羊基地暨“巴上草原”羊文化主题乐园(张国盛 摄)
这一转变,源于南浔与广安国有企业联合组建的浔鑫农业公司。该公司建成两个数字化万头湖羊种羊基地,构建起“秸秆—湖羊—羊粪有机肥—经果林”的生态循环产业链。秸秆作为饲料利用,羊粪转化为有机肥,反哺龙安柚、柠檬等果树种植,既破解了秸秆处理难题,又实现了资源循环利用。
为扩大受益覆盖面,基地推行“幸福农场”集中养殖与“入户散养”相结合的模式。目前,广安区共4909户脱贫户通过养羊、割草实现年均增收2100元,合作村集体年均增收约2万元。
此外,“浔味江南”食品加工园提供从屠宰到深加工的一站式服务,显著提升“广安湖羊”附加值,产品直供长三角地区,产业链不断延伸。
在龙安柚原产地,“柚香柚甜”工程推动产业升级。通过建设规模化基地改善种植效益,目前龙安柚种植、产量、产值可观,且经与农科院合作提升品质;同时,“浔果江南”农业科技产业园拓展加工产业链,产出多类柚子制品,带动农户增收。
如今,“广安龙安柚”不仅畅销市场,更成为吸引游客的特色景观,获评四川省“十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在农业固本强基的进程中,广安正以全产业链升级,书写着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园区搭舞台
工业活水来
冲压、嵌线、零部件安装……近日,浙川(湖州南浔·广安)东西部协作产业园内,南洋电机生产车间里,一台台电机经多道工序加工后,从生产线进入包装环节,即将发往重庆等各地市场。

浙川(湖州南浔·广安)东西部协作产业园 (协作办供图)
为破解广安工业基础薄弱短板,占地630亩的浙川协作产业园应运而生。园区创新采用“政府搭台、国企建园、民企经营、税收属地”运营模式,由国有企业投入16.8亿元建成标准化厂房并配齐配套设施,企业入驻时支付租金即可投产,未来还可通过购置获得厂房产权。
这一模式有效降低了企业西进的成本与风险。目前,园区厂房使用率超91%,已吸引南洋电机、吉兴化纤等32家行业领先企业入驻,带来超1000个就业岗位。2019年,园区被国家发展改革委认定为“中西部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示范区”。
招商引资方面,两地借鉴南浔经验,组建联合招商专班,实行资源共享,重点瞄准“234”(亩均税收20万元以上、亩均投入300万元以上、亩均产值400万元以上)高标准项目,聚力发展化纤新材料产业。
吉兴化纤便是典型案例。其投资35亿元建设的60万吨功能性差别化纤维项目,如磁石般吸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聚,形成完整产业集群。目前,该区域已成为川东北规模最大的化纤新材料生产基地。
民生有温度
协作见真章
漫步广安区大龙镇光明村的浔栖江南度假区,亭台楼阁、小桥流水相映成趣,浓郁的江南风情扑面而来。这个由南浔与广安协作投资1.72亿元的项目,盘活了当地15幢闲置农房,现已成为区域文旅热点。项目稳定吸纳30余名群众就业,周边310余名村民通过销售农特产品、提供文旅服务,实现年人均增收2100元。

大龙镇“浔栖江南”旅游度假区一期。(张国盛 摄)
“川货出山”通道持续拓宽。广安“产地仓”与湖州“销地仓”双仓联动,使物流成本降低超30%;通过“天府乡村”品牌展、“川货进湖州”等产销活动,累计1000余款广安产品进入市场。南浔区还以“以购代捐”采购超850万元,依托湖州实体帮扶馆常年展销,推动“百年邓记”盐皮蛋等10余个广安品牌走进长三角。
数字浪潮中,广安电商园联合南浔机构开展56期培训,培育300多名本土创业人才和20多家电商企业,带动420多人就业,助力“新农人”借网络拓市场。
跨越山海的协作仍在续写新篇。南浔与广安正深化产业融合、强化品牌建设、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工旅融合成果愈发丰硕,共同富裕的幸福画卷在广安大地不断铺展。(广安区融媒 冯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