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科技赋能+实战淬炼 激活基层应急“末梢神经”

2025-08-20 16:37:03来源:影响四川 浏览量:
       科技装备下沉一线、应急演练常态开展、隐患排查闭环管理……自深化基层应急能力建设以来,宜宾市基层应急防范、处置、保障能力持续增强,安全防范能力迈上新台阶。
 
       科技赋能“千里眼”延伸基层应急触角
       “嗡……”随着螺旋桨的轻响,一架无人机在兴文县古宋镇上空稳稳升起,操作员紧盯着屏幕,山林的沟壑、水系的脉络清晰可见。“以前巡山靠腿,视线受阻效率低。现在有了这‘千里眼’,重点区域、复杂地形尽收眼底,隐患早发现、早处置更有底了。”一名工作人员说道。
       近日,兴文县应急管理局举行无人机配发仪式,11个乡镇统一领到了具备高清拍摄、热成像监测和实时传输功能的专业无人机。这不仅是硬件的升级,更是基层应急管理模式的一次飞跃。
       仪式现场,该县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强调:“这是延伸基层应急‘眼’和‘手’的关键举措。各乡镇要尽快组建专业飞手队伍,强化‘人防+技防’,确保关键时刻‘拿得出、用得上、打得赢’。”
       为确保科技装备发挥实效,现场同步开展了理论与实操紧密结合的培训,让乡镇人员熟练掌握操作要领,为森林防火、防汛抗旱、地灾监测装上“科技翅膀”。
 
       实战演练“磨尖兵”提升应急处置效能
       在高县来复镇,一场贴近实战的综合应急救援演练在华贵饲料有限公司紧张上演。“有限空间作业发生气体泄漏,有人员被困!”演练指挥一声令下,应急处置迅即启动。
       “气体浓度监测正常!”“救援组就位!”检测人员手持仪器快速确认环境安全,全副武装的救援队员携带装备迅速进入模拟事故现场。狭窄的空间内,时间就是生命。队员们紧密配合,成功将被困“伤员”转移至安全地带。一旁待命的医疗救护组立即上前,熟练地进行伤情评估和心肺复苏模拟演示,讲解急救要点。整个过程紧张有序,环环相扣。
       “第一阶段演练成功!”现场指挥话音刚落,新的“险情”又至——厂区某处“突发火灾”。
 
       浓烟升起,消防员迅速出击,一边组织扑救,一边向参与演练的各企业员工详细讲解灭火器、消火栓的使用方法和初期火灾扑救流程。“拔销子、握管子、压把子,对准火焰根部喷射!”在专业指导下,参演人员纷纷上前实操体验。
       “本次演练覆盖生产安全、消防和有限空间多个风险点,就是要通过真演真练,让应急预案从纸上落到地上,让应急处置能力在实战中磨砺提升。”这样的针对性演练,让60余名参与者表示,这样的演练“收获大、很实用”。
 
       隐患排查“闭环管”筑牢外安全防线
       “之前交办的隐患点,整改到位了吗?”“避险转移路线标识清不清楚?预警信息怎么能确保传到每个工人耳朵里?”近日,屏山县应急管理局督查组深入清平彝族乡,对G4216宜金高速境内4个野外在建工程工棚营地开展“回头看”。
       督查组工作人员对照问题清单,采取实地督查与资料查阅相结合的方式,对前期交办的问题是否按时整改到位、避险转移路线是否明确、预警信息是否直达一线、应急预案是否科学合理、应急演练是否到位等关键环节进行了认真核查,确保在建工程工棚营地山洪地质灾害防范应对准备措施落实到位。
       “这里靠近边坡,排水沟一定要保持畅通,绝不能堵塞。防灾责任人和信息必须公示上墙,让每个人都知道遇到险情该找谁、往哪跑!”针对发现的防灾信息未公示、排水设施堵塞等具体问题,督查组现场交办,要求限时整改到位。
       “专项排查不能一交了之,必须现场验靶、闭环销号。”督查组相关负责人说道,“野外在建工程营地是山洪地质灾害防范的薄弱环节和重点部位,我们紧盯问题整改,就是要确保每一条防范措施从‘纸面’落到‘地面’,从‘部署’转为‘实效’,真正为一线工人构筑起坚实的安全屏障。”
       从科技装备为基层装上“千里眼”,到实战演练让应急处置更精准,再到闭环管理为隐患排查筑牢防线,宜宾市正以扎实的基层能力建设为支撑,持续提升全域安全保障水平,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王昕瑞)

最新内容

工信部备案号:蜀ICP备1700415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川)字第01054号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版权声明| 人员名单|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监督电话:028-83106609

影响四川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