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水县二级客运暨公交首末站项目建设进度超65%
2025-08-15 16:36:39来源:影响四川 浏览量:
盛夏时节,邻水县二级客运暨公交首末站项目建设现场机械轰鸣、焊花飞溅。尽管持续高温天气,但50余名建设者仍以“挂图作战”的攻坚姿态全力推进工程,目前已完成总工程量的65%。
作为邻水县“十四五”重点工程,该项目总投资1.2亿元、规划占地50亩,设计日发送旅客量5000人次,预计年底全面竣工,建成后将实现与重庆、达州等周边城市的“1小时交通圈”,极大提升区域联通性。
作为邻水县“十四五”重点工程,该项目总投资1.2亿元、规划占地50亩,设计日发送旅客量5000人次,预计年底全面竣工,建成后将实现与重庆、达州等周边城市的“1小时交通圈”,极大提升区域联通性。

图为 邻水县二级客运暨公交首末站项目建设航拍照片
挂图作战,一周一调度跑出建设“加速度”
“我们通过‘小步快跑’,以系统化、结构化将任务目标进行分解,每天收官任务完成情况,始终确保项目按计划推进。”该项目现场施工负责人蒋扬表示,通过“挂图作战”,将整体工程拆解为多个关键节点,实行“一周一调度、一周一进展”的动态管理。
“我们通过‘小步快跑’,以系统化、结构化将任务目标进行分解,每天收官任务完成情况,始终确保项目按计划推进。”该项目现场施工负责人蒋扬表示,通过“挂图作战”,将整体工程拆解为多个关键节点,实行“一周一调度、一周一进展”的动态管理。

图为 工人正在整理钢筋
“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抓重点,攻难点,优化资源组合,合理调配劳动力及机械设备。”蒋扬介绍,每周工程调度会,施工方、监理方、设计方三方联动,对照施工横道图复盘进度、解决梗阻,并制定下一周的“作战清单”。

图为 工人正在捆扎钢筋
为保障工期,施工现场每天50多名工人作业,钢筋工、木工等分工明确、配合默契,各个环节紧密衔接“客运站作为城市展示的重要窗口,其现代化设施和优质服务将提升邻水县的城市形象,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蒋扬说,通过精细化调度,争取在10月完成主体建设。

图为 工人正在对钢筋进行加工
战高温保安全,“错峰作业”守护工人健康
“目前持续高温天气,我们采取‘灵活施工’,确保工程进度与工人健康两不误。”蒋扬说,高温天气给施工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为保障工人的身体健康和施工安全,项目部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防暑降温措施。推行“早出晚归、错峰施工”模式灵活调度既避开高温时段,又保障日均8小时有效工时。同时,施工现场设置了多个休息区,配备了充足的防暑物资和饮用水,为工人提供良好的休息环境。
“我们既要保证施工进度不减,也要确保零中暑、零事故。”蒋扬表示,这一系列举措得到工人认可,施工效率不因高温而降低。
二级客运暨公交首末站项目的建设,不仅仅是一座交通枢纽的建设,更是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其核心价值在于打通区域动脉,强化与重庆产业、物流的“双向流动”,为邻水承接产业转移提供支撑。
眼下,建设者们正以冲刺之姿向年底完成建设目标迈进,这座承载邻水发展愿景的“交通枢纽”已呼之欲出。
记者手记:
烈日下的二级客运暨公交首末站项目建设工地现场,50余名工人正与高温赛跑,“挂图作战”将工程细化至周目标,三方联动破解梗阻;错峰施工与防凉补给彰显人性关怀。项目经理蒋扬的“双保”承诺(进度与健康),折射出科学管理的温度。
钢筋碰撞声中,这座渝邻“1小时交通圈”的交通枢纽已轮廓初现——它承载的不仅是老百姓对便捷生活的期盼,更是小城对开放发展的渴望。邻水建设者正以汗水为墨、钢筋为笔,书写一座县城在“同城融圈”中奔向融合发展的新时代答卷。(钟涛 文/图)
“目前持续高温天气,我们采取‘灵活施工’,确保工程进度与工人健康两不误。”蒋扬说,高温天气给施工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为保障工人的身体健康和施工安全,项目部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防暑降温措施。推行“早出晚归、错峰施工”模式灵活调度既避开高温时段,又保障日均8小时有效工时。同时,施工现场设置了多个休息区,配备了充足的防暑物资和饮用水,为工人提供良好的休息环境。
“我们既要保证施工进度不减,也要确保零中暑、零事故。”蒋扬表示,这一系列举措得到工人认可,施工效率不因高温而降低。
二级客运暨公交首末站项目的建设,不仅仅是一座交通枢纽的建设,更是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其核心价值在于打通区域动脉,强化与重庆产业、物流的“双向流动”,为邻水承接产业转移提供支撑。
眼下,建设者们正以冲刺之姿向年底完成建设目标迈进,这座承载邻水发展愿景的“交通枢纽”已呼之欲出。
记者手记:
烈日下的二级客运暨公交首末站项目建设工地现场,50余名工人正与高温赛跑,“挂图作战”将工程细化至周目标,三方联动破解梗阻;错峰施工与防凉补给彰显人性关怀。项目经理蒋扬的“双保”承诺(进度与健康),折射出科学管理的温度。
钢筋碰撞声中,这座渝邻“1小时交通圈”的交通枢纽已轮廓初现——它承载的不仅是老百姓对便捷生活的期盼,更是小城对开放发展的渴望。邻水建设者正以汗水为墨、钢筋为笔,书写一座县城在“同城融圈”中奔向融合发展的新时代答卷。(钟涛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