椿木镇:防汛硬核备战 筑牢安全“堤坝”

2025-07-18 16:10:57来源:影响四川 浏览量:
       “电量充足、设备完好,救生衣一件都不能有破损!”7月18日,在邻水县椿木镇防汛物资仓库里,水务技术推广站工作人员蒋玉祥正挨个清点物资。他的手指划过一排救生圈,又快速按下对讲机的电源键确认电量,“汛期无小事,这些‘家当’关键时刻必须顶得上!”
 
检查防汛物资
       他的紧张不无道理。进入汛期以来,这座川东小镇已全员进入“战时状态”。防汛物资储备库里,探照灯、编织袋、铁锹分类码放,连救生衣的每一处缝合线都被反复检查。蒋玉祥的“较真”代表了椿木镇的态度: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时不备。
       数公里外的黄金扁村3组,一座由集装箱改造的临时安置点静立山间。推开房门,床、空调、马桶等基本生活设施一应俱全。“从附近山洪灾害点到这儿,背老人跑过来只要5分钟。”村委会副主任汪从科拍了拍墙板。这个距离险情仅百米的“安全屋”,无疑给村里的群众吃了一颗“定心丸”。
 
临时安置点的集装箱房
 
日常巡查
       “防”字背后,是环环相扣的“组合拳”。镇上每天播报防汛知识,村干部微信群滚动更新预警信息;坛同镇、合流镇的联防协议让跨区域救援有了“绿色通道”;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核查的“三查三避”机制,更让隐患无所遁形。
       “接下来,我们还要开展无脚本演练。”镇长朱云介绍,这类不提前通知的实战化演练能更有效地检验应急队伍的应急响应能力,也更容易暴露出应急响应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完善应急响应机制和提升应急救援能力可以起到更为显著的作用。
       夕阳西下,蒋玉祥将最后一台充满电的探照灯的插头拔下后,默默地走进了值班室。在这里,防汛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救生衣上密实的针脚,是安置点里常通的水电,更是深夜值班室里永不熄灭的灯。(邻水融媒 吴乾超)

最新内容

工信部备案号:蜀ICP备1700415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川)字第01054号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版权声明| 人员名单|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监督电话:028-83106609

影响四川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