黍稻农业:扎根土地,只为家乡田野“种”出希望
2025-10-15 17:02:42来源:影响四川 浏览量:
“何书记,你放心,我们肯定帮你们把这片果园的管护工作搞好,保证来年挂果多!”10月10日上午,邻水县城北镇秀峰村桃李基地里,四川黍稻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蒋飞正组织技术人员修剪果树。这片占地1150亩的桃李基地,是黍稻农业开展社会化服务的一个缩影,从10月6日开始,该公司便组织人员对果树进行间伐、修枝、压枝等管护工作,预计在11月下旬完成。

另一边,在城北镇小鱼滩村,黍稻农业的种植基地里,村民们也在忙碌着。他们正播种着油菜,工作人员则在一旁覆膜,以达到控温保湿的目的。播种的油菜正是公司与南充农科院共同研发的“广油1号”,播种面积达150亩,主要用于油菜制种。
这家充满活力的农业科技公司,成立于2023年8月,是广安市首家且唯一专业从事粮油作物育种的企业。
“在外漂泊多年,总觉得心里缺点什么。”谈及返乡创业的初衷,蒋飞感慨道。原本在川渝两地从事通信行业的他,为响应建设家乡的号召,于2017年回到邻水,并在一家农业企业从事经营管理工作。2023年,他毅然成立四川黍稻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决心打造农业“芯片”,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短短一年时间,黍稻农业便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59万元,研发投入高达133.6万元,占比12.55%,累计获得19项专利,培育出“广油1号”“广花1号”等新品种,12款水溶肥覆盖全国31个示范基地,市内同行业综合实力领先。
“我们公司最大的优势,就是拥有强大的技术支撑。”蒋飞自豪地说。公司组建了广安蜀芯种业产业研究院,由四川农业大学马均教授担任首席科学家,并聘请傅廷栋、吴明珠两位院士领衔,汇聚了32名作物遗传育种领域专家,与华中农业大学等11家科研院校深度合作,还柔性引进德国科学院院士团队,构建起产学研用一体化的技术体系。
除了技术优势,黍稻农业还拥有全链条平台保障,建成了品种繁育、试验示范、果蔬中试等2600余亩产业阵地,形成了“品种繁育-作物营养-社会化服务”完整体系。公司现正积极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已获“四川省创新型中小企业”“广安市科普示范基地”“市级创新创业孵化园区”认定,并正创建“广安市农业龙头企业”。

前不久,在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最新公布的195家“科技小院”名单中,公司和西南大学、四川省科协、四川省农技协、广安市科协及邻水县科协共同建设的四川邻水油菜科技小院更是成功入选,成为邻水县拥有的首个国家级科技小院。

在自身发展的同时,黍稻农业也积极回馈社会。公司开展社会化服务面积在省内超过上万亩。通过合同合作带动农户超500户,70%以上原料从本地农户、合作社采购,助力农户增收与区域农业发展。同时,公司还成立了“邻水县新农联合支部委员会”,以党建整合资源,蒋飞本人也获评2024年度“四川省农村致富带头人”。
谈及未来,蒋飞信心满满:“我们计划在3-5年内建成‘四川省功能性(专用型)粮油作物种业技术创新中心’,同步在邻水规划建设‘广安种业创新(中试)基地’。” 公司还将持续推进功能型水稻、耐瘠薄油菜等重点项目,计划2年推出特色油菜、高蛋白大豆新品种,3年创制200个水稻育种材料。

“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全国种植型农产品生产示范企业,为四川农业现代化与乡村全面振兴贡献更强力量!”蒋飞坚定地说。这不仅仅是一个企业家的梦想,更是一个返乡创业者对家乡深深的热爱与责任。(邻水融媒 吴乾超)

另一边,在城北镇小鱼滩村,黍稻农业的种植基地里,村民们也在忙碌着。他们正播种着油菜,工作人员则在一旁覆膜,以达到控温保湿的目的。播种的油菜正是公司与南充农科院共同研发的“广油1号”,播种面积达150亩,主要用于油菜制种。
这家充满活力的农业科技公司,成立于2023年8月,是广安市首家且唯一专业从事粮油作物育种的企业。
“在外漂泊多年,总觉得心里缺点什么。”谈及返乡创业的初衷,蒋飞感慨道。原本在川渝两地从事通信行业的他,为响应建设家乡的号召,于2017年回到邻水,并在一家农业企业从事经营管理工作。2023年,他毅然成立四川黍稻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决心打造农业“芯片”,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短短一年时间,黍稻农业便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59万元,研发投入高达133.6万元,占比12.55%,累计获得19项专利,培育出“广油1号”“广花1号”等新品种,12款水溶肥覆盖全国31个示范基地,市内同行业综合实力领先。

“我们公司最大的优势,就是拥有强大的技术支撑。”蒋飞自豪地说。公司组建了广安蜀芯种业产业研究院,由四川农业大学马均教授担任首席科学家,并聘请傅廷栋、吴明珠两位院士领衔,汇聚了32名作物遗传育种领域专家,与华中农业大学等11家科研院校深度合作,还柔性引进德国科学院院士团队,构建起产学研用一体化的技术体系。
除了技术优势,黍稻农业还拥有全链条平台保障,建成了品种繁育、试验示范、果蔬中试等2600余亩产业阵地,形成了“品种繁育-作物营养-社会化服务”完整体系。公司现正积极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已获“四川省创新型中小企业”“广安市科普示范基地”“市级创新创业孵化园区”认定,并正创建“广安市农业龙头企业”。

前不久,在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最新公布的195家“科技小院”名单中,公司和西南大学、四川省科协、四川省农技协、广安市科协及邻水县科协共同建设的四川邻水油菜科技小院更是成功入选,成为邻水县拥有的首个国家级科技小院。

在自身发展的同时,黍稻农业也积极回馈社会。公司开展社会化服务面积在省内超过上万亩。通过合同合作带动农户超500户,70%以上原料从本地农户、合作社采购,助力农户增收与区域农业发展。同时,公司还成立了“邻水县新农联合支部委员会”,以党建整合资源,蒋飞本人也获评2024年度“四川省农村致富带头人”。
谈及未来,蒋飞信心满满:“我们计划在3-5年内建成‘四川省功能性(专用型)粮油作物种业技术创新中心’,同步在邻水规划建设‘广安种业创新(中试)基地’。” 公司还将持续推进功能型水稻、耐瘠薄油菜等重点项目,计划2年推出特色油菜、高蛋白大豆新品种,3年创制200个水稻育种材料。

“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全国种植型农产品生产示范企业,为四川农业现代化与乡村全面振兴贡献更强力量!”蒋飞坚定地说。这不仅仅是一个企业家的梦想,更是一个返乡创业者对家乡深深的热爱与责任。(邻水融媒 吴乾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