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标准之尺”校准好干部“三维坐标”
2025-10-15 16:53:43来源:影响四川 浏览量:
10月14日,是第56个世界标准日。从一颗螺丝的公差到一座桥梁的承重,标准是现代文明的“隐形骨架”,确保系统稳定运行。“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在治国理政的宏大工程中,这二十字箴言就是新时代好干部标准,不仅是选人用人的“硬杠杠”,更是干事创业的“导航仪”。若将国家比作一台精密仪器,好干部便是其中最核心的“标准件”,唯有政治过硬、德才过硬、廉洁过硬,方能确保整台机器高效运转、行稳致远。
以“对党忠诚方向标”锚定干部信仰“基准线”。标准之首,在于方向;干部之要,首在忠诚。世界标准日强调“标准是质量的基石”,而政治过硬正是好干部的“第一标准”。对党忠诚既是政治标准,更是实践要求,既看政治态度,更看实际行动。回望百年党史,无数革命先烈以生命诠释对党忠诚,“拼将七尺男儿血,争得神州遍地红”的傅烈,“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夏明翰,在狱中写下《可爱的中国》,“以身殉志,不亦伟乎”的方志敏,他们的信仰,如一座永不倾斜的“政治坐标”。新时代的好干部,更需在复杂环境中把稳思想之舵。面对风沙盐碱,立下“拼上老命大干一场”誓言的焦裕禄,献身教育扶贫事业40余年的“燃灯校长”张桂梅,扎根太行山区35年的“新愚公”李保国,他们都以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奉献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对党忠诚的铮铮誓言。
以“干事创业能力尺”锻造干部履职“金刚钻”。标准的价值在于实用,干部的作用在于成事。世界标准日强调“适用性”与“效率”,而好干部的德才素质,是推动事业发展的“核心算法”。德是根本,才是本领,二者兼备,方能“揽瓷器活”。《资治通鉴》云:“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唐代名相魏征以“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劝谏太宗,既具卓越才能,又怀坦荡胸襟,终助贞观盛世。今日之中国,发展任务艰巨,改革进入深水区,更需要德才兼备的“实干家”。福建东山县委书记谷文昌,扎根海岛十四年,带领群众植树造林、兴修水利,硬是把“神仙都难治”的荒岛变成“东海绿洲”,谷文昌不仅有“治沙”的才,更有“为民”的德,其功绩至今被东山人民铭记于心。再看“时代楷模”黄文秀,北师大硕士毕业后毅然回到家乡广西百色,投身脱贫攻坚一线。她翻山越岭走访贫困户,引进产业项目,带领村民脱贫致富。她在日记中写道:“只有扎根泥土,才能懂得人民。”黄文秀以青春和生命诠释了什么是“德才双馨”的新时代青年干部。好干部不是空谈家,而是行动派,各级党员干部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将抽象的标准转化为推动发展具体的成果。
以“拒腐防变防腐剂”筑牢干部作风“防火墙”。标准的生命在于执行,而执行的前提是公正无私。世界标准日倡导“公平、透明、可追溯”,这对干部廉洁自律提出了更高要求。廉洁过硬,是好干部的“安全阀”,一旦失守,再强的政治觉悟,再高的干事才能都将化为泡影。《官箴》有言:“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清廉是最大的公信力。明代清官海瑞,穿布衣、吃粗粮,一生刚正不阿,人称“海青天”,用行动证明“廉洁不是负担,而是力量”。大亮山上的“草鞋书记”杨善洲,扎根大亮山22年,将荒山秃岭变成“绿色银行”,下乡调研自带干粮,拒绝领取造林补贴,用一生践行“只要生命不结束,服务人民不停止”的誓言。廉洁不是“束缚手脚的枷锁”,而是干事创业的“护身符”,党员干部只有守住廉洁底线,才能赢得群众信任,方可凝聚起干事创业的磅礴力量。
好干部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实践中不断“校准”、在考验中持续“淬炼”而来的,焦裕禄、黄文秀、张桂梅等新时代“好干部”的群像,生动诠释了“标准”不是冷冰冰的条文,而是滚烫的初心。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基层干部更应将二十字箴言刻在心上、落在行上,让自己成为行走的“质量标准”,推动“中国号”巨轮在惊涛骇浪中行稳致远。(宜宾市翠屏区安阜街道 胡国春)
以“对党忠诚方向标”锚定干部信仰“基准线”。标准之首,在于方向;干部之要,首在忠诚。世界标准日强调“标准是质量的基石”,而政治过硬正是好干部的“第一标准”。对党忠诚既是政治标准,更是实践要求,既看政治态度,更看实际行动。回望百年党史,无数革命先烈以生命诠释对党忠诚,“拼将七尺男儿血,争得神州遍地红”的傅烈,“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夏明翰,在狱中写下《可爱的中国》,“以身殉志,不亦伟乎”的方志敏,他们的信仰,如一座永不倾斜的“政治坐标”。新时代的好干部,更需在复杂环境中把稳思想之舵。面对风沙盐碱,立下“拼上老命大干一场”誓言的焦裕禄,献身教育扶贫事业40余年的“燃灯校长”张桂梅,扎根太行山区35年的“新愚公”李保国,他们都以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奉献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对党忠诚的铮铮誓言。
以“干事创业能力尺”锻造干部履职“金刚钻”。标准的价值在于实用,干部的作用在于成事。世界标准日强调“适用性”与“效率”,而好干部的德才素质,是推动事业发展的“核心算法”。德是根本,才是本领,二者兼备,方能“揽瓷器活”。《资治通鉴》云:“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唐代名相魏征以“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劝谏太宗,既具卓越才能,又怀坦荡胸襟,终助贞观盛世。今日之中国,发展任务艰巨,改革进入深水区,更需要德才兼备的“实干家”。福建东山县委书记谷文昌,扎根海岛十四年,带领群众植树造林、兴修水利,硬是把“神仙都难治”的荒岛变成“东海绿洲”,谷文昌不仅有“治沙”的才,更有“为民”的德,其功绩至今被东山人民铭记于心。再看“时代楷模”黄文秀,北师大硕士毕业后毅然回到家乡广西百色,投身脱贫攻坚一线。她翻山越岭走访贫困户,引进产业项目,带领村民脱贫致富。她在日记中写道:“只有扎根泥土,才能懂得人民。”黄文秀以青春和生命诠释了什么是“德才双馨”的新时代青年干部。好干部不是空谈家,而是行动派,各级党员干部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将抽象的标准转化为推动发展具体的成果。
以“拒腐防变防腐剂”筑牢干部作风“防火墙”。标准的生命在于执行,而执行的前提是公正无私。世界标准日倡导“公平、透明、可追溯”,这对干部廉洁自律提出了更高要求。廉洁过硬,是好干部的“安全阀”,一旦失守,再强的政治觉悟,再高的干事才能都将化为泡影。《官箴》有言:“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清廉是最大的公信力。明代清官海瑞,穿布衣、吃粗粮,一生刚正不阿,人称“海青天”,用行动证明“廉洁不是负担,而是力量”。大亮山上的“草鞋书记”杨善洲,扎根大亮山22年,将荒山秃岭变成“绿色银行”,下乡调研自带干粮,拒绝领取造林补贴,用一生践行“只要生命不结束,服务人民不停止”的誓言。廉洁不是“束缚手脚的枷锁”,而是干事创业的“护身符”,党员干部只有守住廉洁底线,才能赢得群众信任,方可凝聚起干事创业的磅礴力量。
好干部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实践中不断“校准”、在考验中持续“淬炼”而来的,焦裕禄、黄文秀、张桂梅等新时代“好干部”的群像,生动诠释了“标准”不是冷冰冰的条文,而是滚烫的初心。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基层干部更应将二十字箴言刻在心上、落在行上,让自己成为行走的“质量标准”,推动“中国号”巨轮在惊涛骇浪中行稳致远。(宜宾市翠屏区安阜街道 胡国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