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精神·激扬青春|泸州抗战档案进高校流动展走进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

2025-11-03 17:45:02来源:影响四川 浏览量:

       “身为大学生宣讲团代表,走进‘抗战后方枢纽  烽火赤城泸州’展览,我仿若穿越时光,与血火交织的历史深情相拥。深入探寻后,我深知泸州在抗战时期作为后方枢纽的关键意义,它以坚韧、团结与奉献绘就民族抗战壮丽篇章。这让我决心以青年之智领悟历史,用青春之声宣讲抗战精神,勇挑时代重任。”四川省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第八届高校班学员、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宣讲团代表欧阳玉敏说。
       “作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读书会学员,踏入‘抗战后方枢纽  烽火赤城泸州’展览,我仿若穿越时空。在烽火岁月里,泸州以赤诚担当筑牢抗战屏障,红色基因深深融入城市血脉。作为青年大学生,我们更应传承这份责任,让英雄精神在新时代熠熠生辉,指引我们奋勇前行。”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市场营销2432班唐甜甜也表达了自己的深刻感悟。
       传承抗战精神、厚植爱国情怀。11月1日,由泸州市档案馆联合团市委、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团委举办的“抗战后方枢纽 烽火赤城泸州——泸州抗战档案进高校流动展”,走进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护国校区),为师生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历史现场教育。

       珍贵档案,再现历史。此次活动依托珍贵档案,以流动巡展形式生动再现泸州作为抗战大后方枢纽的关键地位,以及酒城儿女为抗战胜利作出的卓越贡献。展览现场,130余件珍贵档案资料有序陈列,泛黄的书信、文件与充满历史痕迹的照片等,每一件都承载着波澜壮阔的历史,共同勾勒出泸州全民抗战的历史画卷。展览采用“现场讲解+二维码数字聆听”双轨模式,专业讲解员娓娓道来,众多师生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就能在线聆听专业讲解、感受激昂抗战歌曲、重温饱含深情的抗战家书,让沉睡的档案“开口说话”,仿佛穿越回战火纷飞的年代。

       丰富多样,有序推进。泸州市档案馆与团市委联合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团委,选拔了20名大学生志愿讲解员组建宣讲团。随后,市档案馆针对泸州抗战历史、讲解礼仪规范等方面对宣讲团成员进行集中培训。在巡展阶段,学校团委组织师生有序观展,现场珍贵照片与档案资料充分展现了泸州在抗战时期的地位与贡献。市档案馆讲解员为首批集中参观对象现场宣讲,并为宣讲团成员开展实操培训与答疑;其余参观场次由大学生宣讲团按学校团委安排开展志愿讲解。 

       思政育人,激发活力。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团委兼职副书记陈颖表示,市档案馆和该校携手开展的“抗战后方枢纽 烽火赤城泸州”流动展,清晰呈现了泸州在抗战时期作为后方枢纽的关键作用,同时创新了思政教育模式。该校大学生宣讲团以青年视角解读历史,用青年话语宣传讲解,为全校师生带来一场行走的思政课。这种创新模式,打破了传统思政教育的时空限制,让思政教育更接地气、更具活力,激发了青年的爱国情怀与责任担当,使抗战精神在青年群体中“声”生不息,为培养新时代有为青年注入强大精神动力。
 

       持续推进,传承精神。泸州市档案馆工作人员陆沼言表示,此次展览将泸州珍贵的抗战档案资料送进学校,系统勾勒出泸州从川江抢运到全民支前、从后方建设到参军上前线的重要枢纽历史图景,生动彰显了酒城儿女为抗战胜利所付出的巨大牺牲与赤诚奉献。接下来,泸州市档案馆将持续推进泸州抗战档案“进党校、进高校、进中小学校、进基层”流动展活动,以“行走的思政课”形式,让伟大的抗战精神“流动”起来、传承下去。(来源: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团委/郭庆玲、刘羽、陈颖,泸州市档案馆/张庆)

最新内容

工信部备案号:蜀ICP备1700415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川)字第01054号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版权声明| 人员名单|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监督电话:028-83106609

影响四川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