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科学城一中邓友山书记受邀在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西部片区研讨会上分享“科教领航”实践经验
跨域协同聚合力
科学教育启新程
9月25日,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西部片区研讨会暨第二批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第25协同组等学术会议在三台博强外国语学校举行。此次会议由四川省教育厅指导,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绵阳市教育和体育局主办,绵阳市教育科学研究所、三台县教育和体育局、三台博强外国语学校共同承办。会议以“跨域协同聚合力,科学教育启新程”为主题,汇聚西部片区西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青海省、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重庆市、甘肃省、四川省共计八省代表,全国首批科学教育实验校、第二批科学教育实验区协同组人员及省市县相关代表共计600余人参会,聚焦科学教育难点突破、区域协同机制创新与跨学科实践路径探索,为推进教育强国建设注入新动能。西部八省区教育科研院所专家、协同组实验校代表围绕“科学教育推进策略经验”展开深入的交流分享。
我校党委书记邓友山应邀代表首批全国科学教育实验校第18协同组做科学教育推进策略经验分享。
邓书记以“科教领航、育见未来”为主题,分享了学校在科学教育方面的系统实践与创新成果。他强调,学校始终将顶层设计作为科学教育的核心,坚持以国家政策为引领,紧密对接国家科学教育战略部署,以多维培养目标为导向,构建起涵盖科学素养、创新思维等多维度的育人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搭建了“一二三四五”科学教育推进框架,为工作开展明晰路径。
在课程建设方面,学校着力构建“三型五类”课程体系。严格开足开齐基础型国家课程,筑牢学生知识根基;积极推进拓展型校本课程,拓宽育人广度;重点打造研究型课程,并将其细分为学术研究、工程技术、参与体验、共建共享、人文艺术五大类别,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与创新潜能。
此外,邓书记还介绍了学校在科学教育课程基地建设、智慧课堂升级与师资队伍培育等方面的配套措施和取得的成果。学校通过多项举措协同发力,持续优化科学教育生态,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发展,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倍增效能,以人为本,因地制宜,乘势而上,守正创新,为教育强国、民族复兴伟业贡献教育力量。
在科学教育成果展中, 我校主要展出科学教育课程体系、校本课程资料和学生项目化学习成果部分作品。
食堂人流量监测系统 项目
为解决校内三个食堂人流不均导致的拥挤问题,华浩钦、郑棋檬与团队成员利用监控设备实时识别各食堂人数,并据此进行分流引导,以提升整体就餐效率。项目还创新性地采用自研算法对AI模型进行压缩,有效降低了系统的性能开销。
OROL列车驾驶仿真系统项目
邓力洪在参与西南交通大学国家铁路局先进能源牵引与综合节能铁路行业重点实验室的英才计划培养期间,亲身体验了重载列车与高铁动车组的模拟驾驶操作,深受启发,萌生了自主开发一套模拟驾驶台的想法,以期让业余爱好者也能在家中感受真实列车驾驶的沉浸式体验。
邓力洪团队制作的列车驾驶仿真游戏软件主要包括列车驾驶与调度两大功能模块。其中,列车驾驶模块主要基于国外开源项目Open Rails进行二次开发;而调度模块则大多为自主研发并进行了深度优化,具备诸多Open Rails所没有的特色功能。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该调度系统在功能设计与实用性方面展现出明显优势。
UAV-Defender 无人机跟踪系统项目
Beechnut City(山毛榉城)双路高性能计算平台项目
微型智能量子计算终端项目
此次研讨会搭建了区域经验共享与校际智慧交流平台,为西部科学教育协同发展注入新动力。科学教育作为筑基、铸魂、奠基未来的重要工程,对培育新时代拔尖创新人才、推动社会长远发展意义重大。科学城一中将以此为契机,围绕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目标,发挥自身优势承担区域引领责任,通过优化教育教学方法、加强师资建设、深化课程体系改革,着力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为拔尖创新人才成长提供沃土。未来,学校将持续砥砺前行,以坚定决心和务实行动书写科学教育时代华章,为西部科学教育事业蓬勃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