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红色记忆 传承革命精神——达州列宁街红军小学小红星讲解员带你走进红色岁月
2025-05-21 10:13:42来源:影响四川 浏览量: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少年心中生根发芽,5月14日,达州列宁街红军小学6名小红星讲解员带着本校四年级学生,开启了一场“追寻红色记忆 传承革命精神”小红星讲解员带你走进红色岁月的教育活动。他们化身红色故事的传播使者,通过沉浸式讲解为同学们打开红色岁月的画卷,让家乡的红色历史“活”了起来,彰显新时代少先队员阳光向上的精神风貌。
同学们走在原中央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长迟浩田亲笔题词——中国红色第一街的石板路上,稚嫩却坚定的童声穿越时空,将同学们带回烽火连天的革命岁月。1933年8—10月,红军第四方面军在徐向前总指挥的率领下,发动了著名的“宣(汉)达(县)战役”,直逼盘踞在达城的川陕边防军督办署刘存厚部的老巢。红九军十一师由政委叶成焕、师长陈再道率领,从巴中、平昌挥师南下屯兵于石桥镇,并解放了邻近九乡八场的劳苦大众,迅速建立起各级苏维埃政权。石桥古镇列宁街现保存有4座石牌坊及38幅红军石刻标语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四方面军建立苏维埃政权后,这些红色标语成为传播革命思想的重要载体。活动现场,小红星讲解员们穿梭在青瓦石巷间,依托红色遗迹展开沉浸式讲解,感受历史的厚重与如今幸福生活的不易。
活动当天,达州列宁街红军小学的小红星讲解员们走进中国红色第一街,用铿锵有力的声音,讲述着这里的一砖一瓦、一物一景背后的感人故事,为传承红军精神注入新的活力。
“大家注意牌坊两侧的对联,原出自达县梓桐乡红30军政治部旧址的标语......”在新建的融合式牌坊前,小红星讲解员张珂宇指着高高的石刻文字进行深度解释。当他铿锵有力地朗诵:“斧头辟开新世界,镰刀割断旧乾坤”的对联时,同学们纷纷为这气势磅礴的经典标语暗自惊叹。新牌坊上的一字一句无不振奋人心,同时它矗立在“中国红色第一街”的入口,彰显着这条红色街道的独特魅力与历史价值。
小红星讲解员鲜谨瑜带着同学们来到了列宁广场,对着沉稳矫健的列宁塑像娓娓道来:1933年,红四方面军南下解放石桥镇并建立苏维埃政权,这里便成为红色革命思想传播的重要阵地。这座花岗石塑造的列宁像,不仅补充了列宁街的文化内涵,更承载着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激励着无数后来人。同学们仰望着高高的列宁塑像,听着讲解员的有力声音,不禁对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肃然起敬。

小红星讲解员吴雨航带着同学们走进石桥镇红军陈列馆,她主要从馆藏里的六个主题板块——“南下东进,扩大苏区”“建立工农政权组织”“传播真理,錾刻标语”“加强武装整训扩编”“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红军精神,千古传承”详细讲解,带领同学们系统了解川陕苏区建设历程。一件件文物、一个个故事都引领着同学们追寻红军足迹,回放着红军浴血奋战的英雄事迹,感受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峥嵘岁月。

在石桥老街中心,有四座牌坊,分别为嘉庆、同治、光绪年间建造,经五朝88年。从东向西依次编为一、二、三、四号牌坊。小红星讲解员带着同学们沿着全长694米的“中国红色第一街”慢慢前行,从中了解到四坊共雕人物480个,动物16幅,红色标语38幅,还有众多花卉石刻不无展现当时的石刻技艺与红色故事。同学们每走过一个牌坊,都纷纷踮脚触摸凹刻的红色标语笔迹,在“建立苏维埃”“平分土地”“消灭刘湘”等众多标语中,尤为突出的是二号牌坊上“列宁”二字,当小红星讲解员何晓玲仰望并指着“列宁”两个大字,生动地讲解当时小红军三娃子关于錾刻“列宁主义街”这几个字的故事时,全场鸦雀无声,很多同学为小红军的精神深深打动,眼泪在眼眶中显得格外透亮......每座牌坊都是活的教科书,承载着对传统美德的颂扬;对红军战士精神的信仰;对传统精湛工艺的惊叹。
“孩子们的眼睛里闪着光,这样的传承更有温度。”带队辅导员谢英深有体会地说。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冉安也肯定了本次活动的意义重大,还明确指出:要将本校的红色校本读物运用于实践,结合本校红色研学的市级课题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红色教育更有高度、更有实效。此次小红星讲解员带你走进红色岁月活动,恰似播撒在少年心中的红色火种。孩子们不仅用声音传承家乡的红色记忆,更将红色基因融入血脉。未来,这群特殊的小红星讲解员将继续活跃在中国红色第一街上,让革命薪火代代相传,永放光芒。(撰稿人:谢卓君)
同学们走在原中央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长迟浩田亲笔题词——中国红色第一街的石板路上,稚嫩却坚定的童声穿越时空,将同学们带回烽火连天的革命岁月。1933年8—10月,红军第四方面军在徐向前总指挥的率领下,发动了著名的“宣(汉)达(县)战役”,直逼盘踞在达城的川陕边防军督办署刘存厚部的老巢。红九军十一师由政委叶成焕、师长陈再道率领,从巴中、平昌挥师南下屯兵于石桥镇,并解放了邻近九乡八场的劳苦大众,迅速建立起各级苏维埃政权。石桥古镇列宁街现保存有4座石牌坊及38幅红军石刻标语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四方面军建立苏维埃政权后,这些红色标语成为传播革命思想的重要载体。活动现场,小红星讲解员们穿梭在青瓦石巷间,依托红色遗迹展开沉浸式讲解,感受历史的厚重与如今幸福生活的不易。
活动当天,达州列宁街红军小学的小红星讲解员们走进中国红色第一街,用铿锵有力的声音,讲述着这里的一砖一瓦、一物一景背后的感人故事,为传承红军精神注入新的活力。
“大家注意牌坊两侧的对联,原出自达县梓桐乡红30军政治部旧址的标语......”在新建的融合式牌坊前,小红星讲解员张珂宇指着高高的石刻文字进行深度解释。当他铿锵有力地朗诵:“斧头辟开新世界,镰刀割断旧乾坤”的对联时,同学们纷纷为这气势磅礴的经典标语暗自惊叹。新牌坊上的一字一句无不振奋人心,同时它矗立在“中国红色第一街”的入口,彰显着这条红色街道的独特魅力与历史价值。
小红星讲解员鲜谨瑜带着同学们来到了列宁广场,对着沉稳矫健的列宁塑像娓娓道来:1933年,红四方面军南下解放石桥镇并建立苏维埃政权,这里便成为红色革命思想传播的重要阵地。这座花岗石塑造的列宁像,不仅补充了列宁街的文化内涵,更承载着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激励着无数后来人。同学们仰望着高高的列宁塑像,听着讲解员的有力声音,不禁对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肃然起敬。

小红星讲解员吴雨航带着同学们走进石桥镇红军陈列馆,她主要从馆藏里的六个主题板块——“南下东进,扩大苏区”“建立工农政权组织”“传播真理,錾刻标语”“加强武装整训扩编”“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红军精神,千古传承”详细讲解,带领同学们系统了解川陕苏区建设历程。一件件文物、一个个故事都引领着同学们追寻红军足迹,回放着红军浴血奋战的英雄事迹,感受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峥嵘岁月。

在石桥老街中心,有四座牌坊,分别为嘉庆、同治、光绪年间建造,经五朝88年。从东向西依次编为一、二、三、四号牌坊。小红星讲解员带着同学们沿着全长694米的“中国红色第一街”慢慢前行,从中了解到四坊共雕人物480个,动物16幅,红色标语38幅,还有众多花卉石刻不无展现当时的石刻技艺与红色故事。同学们每走过一个牌坊,都纷纷踮脚触摸凹刻的红色标语笔迹,在“建立苏维埃”“平分土地”“消灭刘湘”等众多标语中,尤为突出的是二号牌坊上“列宁”二字,当小红星讲解员何晓玲仰望并指着“列宁”两个大字,生动地讲解当时小红军三娃子关于錾刻“列宁主义街”这几个字的故事时,全场鸦雀无声,很多同学为小红军的精神深深打动,眼泪在眼眶中显得格外透亮......每座牌坊都是活的教科书,承载着对传统美德的颂扬;对红军战士精神的信仰;对传统精湛工艺的惊叹。
“孩子们的眼睛里闪着光,这样的传承更有温度。”带队辅导员谢英深有体会地说。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冉安也肯定了本次活动的意义重大,还明确指出:要将本校的红色校本读物运用于实践,结合本校红色研学的市级课题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红色教育更有高度、更有实效。此次小红星讲解员带你走进红色岁月活动,恰似播撒在少年心中的红色火种。孩子们不仅用声音传承家乡的红色记忆,更将红色基因融入血脉。未来,这群特殊的小红星讲解员将继续活跃在中国红色第一街上,让革命薪火代代相传,永放光芒。(撰稿人:谢卓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