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宁县政协:专项行动筑同心 提案工作强质效

2025-05-20 10:42:11来源:影响四川 浏览量:
       3月1日,长宁县创智先锋·双河无人机科普研学基地在双河镇正式开馆。这是长宁县首个低空经济科普研学基地,开启了低空经济与科教融合的新篇章,同时也是长宁县政协发挥提案重要作用,推动“同心共建现代化四川”专项行动走深走实、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缩影和真实写照。
       “长宁县政协以结果为导向,持续督办、促落实,社会效应明显。”省政协领导在2024年川南片区政协提案工作交流会上的讲话中指出。2025年4月,宜宾市政协全面推进2025年“提质增效”暨“同心共建现代化四川(宜宾)”专项行动工作会走进长宁县“长江上游自然保护区珍稀鱼类救护中心”和双河无人机科普研学基地等,与会人员对长宁县政协积极释放提案效应,助力“长江大保护、委员大联动”品牌建设和低空经济发展,力促专项行动持续开花结果的举措给予了充分认可。
 
宜宾市政协全面推进2025年“提质增效”暨“同心共建现代化四川(宜宾)”专项行动工作会走进长宁县
       “同心共建现代化四川”专项行动开展以来,长宁县政协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聚焦专项行动总牵引,以创新引领提案工作“提质增效”,强化目标、问题、结果“三个导向”,推动提案办理从“答复为先”向“落实为要”转变,提升服务中心大局贡献率。
       强化目标导向,着力提升建言资政“精度”。“项目建成后,将形成长江鲟亲鱼及后备亲鱼储备数量2800尾以上,年产规格苗种20万尾以上,大幅提高长江鲟人工保育群体数量。”长宁县政协委员、省农科院水产研究所研究实习员喻召雄向媒体介绍。为助力强化长江鲟等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保护,促进长江水生生物多样性,长宁县政协结合“我爱长江母亲河,委员担当添光彩”活动和“长江大保护、委员大联动”品牌建设,持续通过提案、社情民意、“我为高质量发展献一策”活动等方式,聚焦《打造“长江鲟之家”文旅IP推动宜宾成为世界“鲟娱乐园”》“鼓”与“呼”,相关履职成果得到宜宾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签批并转化为发展实效。为提升提案的精准度和含金量,该县政协秉承“无调研不提案”理念,推行用情听民声、用心辨真伪、用力献良策“三用”工作法,引导委员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一线调查研究,收集接地气、带露珠的真材实料,并通过情况通报会、知情明政活动等方式,帮助委员理解把握党政目标、工作重点,在此基础上,紧紧围绕“同心守护一江清水”“加快构建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工业奋进三年行动”“大力营造可感可及的一流营商环境”等中心任务撰写和提交提案,做到方向目标明确、紧扣发展大局。
       强化问题导向,着力提升凝聚共识“温度”。为解决办前初衷不清、办时措施不优、办后成果不好问题,探索推行以办前诚心“拜访”提案者、办时用心“走访”参与者、办后真心“回访”社会面为主要内容的“三心三访”模式,定期组织“部门+委员”面对面交流互通情况,凝聚各方共识,努力把群众“心上的事”当成政协和委员“上心的事”。同时,创新开展“社会评提案办理质量”活动,通过“网络平台+专题座谈”形式,对社会关注度较高的热点提案(占当年度提案总数的5%~10%)进行社会评价,并适时组织开展提案专项督办视察、办理落实“回头看”,有效促进提案“提”“办”衔接。“6·17”6.0级地震重建后闲置资产得到统筹盘活,高铁新区幼儿园建成投用,县经开区企业职工在单位就可以领取快递……一大批群众关心和社会关切的问题正通过提案发力得到解决,在与人民群众“心心相印”的实践中释放了专项行动效能。
 
长宁县政协召开“社会评提案办理质量”活动专题座谈会
       强化结果导向,着力提升办理成效“实度”。“2024年县政协常委会民主评议重点提案办理平均得分96.71分;社会评提案办理质量专题评价满意率90.47%,网络评价满意率92.3%……”在长宁县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上,县政协领导向委员们和列席会议人员报告年度重点提案办理和社会满意度评价得分情况。长宁县政协切实将“同心共建现代化四川,首要是‘同心’,关键在‘共建’,目标是写好中国式现代化四川篇章”的要求贯彻运用到提案工作的各方面全过程,不断提升办理实效。为解决提案协办单位积极性不高的问题,积极创新承办单位对协办单位满意度评议办法,每年开展1次评议,推动协办单位进一步重视提案办理。同时,完善先进承办单位评选、优秀提案“双评”办法,除了由承(协)办单位对提案质量进行评议外,还组织纪委监委、目标绩效办、专委会及提案者对办理质量进行评议,以“督好一件”带动“办好一片”,提案价值进一步彰显,专项行动的社会效益进一步释放。(长宁县政协办公室供稿)

最新内容

工信部备案号:蜀ICP备1700415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川)字第01054号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版权声明| 人员名单|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监督电话:028-83106609

影响四川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