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山县构建起反食品浪费全链条治理责任体系

2025-08-29 10:26:26来源:影响四川 浏览量:
       近年来,屏山县以制度规范为基础、以协同监管为方式、以示范带动为抓手,构建起覆盖规范制定、行业监管、社会参与的反食品浪费全链条治理体系。2023年8月,印发《屏山县餐饮行业“厉行节约+制止浪费”行动指南》,开启从政府引导到企业实践、从重点监管到全民参与的新格局,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屏山反食品浪费新模式。
 
       制度夯基,构建协同治理机制。一是创新制度建设体系。以制度作为反食品浪费工作核心引擎,《屏山县餐饮行业“厉行节约+制止浪费”行动指南》《屏山县学校食堂制止餐饮浪费工作指引》,系统规范餐饮服务单位采购、加工、服务全流程节约要求。该指南、指引发布后,全县餐饮行业企业率先签署承诺书,形成“标准引领 行业示范”的带动效应。二是深化跨部门联动机制。建立发展改革、市场监管、经商科信、教育体育、文广旅游、机关事务等多部门协同监管机制,将粮食节约与反食品浪费纳入常态化监管范畴。通过强化督导责任与宣传教育,压紧压实食品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同时,发挥餐饮行业协会自律作用,推动餐饮单位落实按需点餐、剩食打包等服务规范,实现政府引导与行业自律的良性互动。三是完善监督管理体系。建立临期食品管理规范,依托爱心食物捐赠点,近两年开展抽检合格备份样品捐赠5批次,总金额超6万元。结合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指导餐饮服务企业通过“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自查餐饮浪费行为,推动落实主体责任。 
       强化服务,聚焦重点领域管控。推动企业监管模式转型。指导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建立临近保质期食品管理制度,规范临期食品集中存放、显著提示等管理要求,推动企业从被动接受监管向主动规范经营转变,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实施精准化靶向监管。2024年7月,四部门联合印发实施《屏山县学校食堂制止餐饮浪费工作指引》。构建“靶向施策+动态巡查”监管网络,聚焦校园及周边、餐饮集聚区、旅游景区等重点区域,紧盯学校食堂、大型餐饮企业、网络餐饮服务提供者等关键主体,将反食品浪费工作与食品安全检查深度融合,实现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强化以案释法震慑效应。县市场监管局查处某餐饮公司未采取措施防止食品浪费案、查处某饮食店未在店内醒目位置张贴反食品浪费标识案等在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通过典型案例公开曝光,释放浪费必究执法信号,强化法律震慑作用。
       探索创新,凝聚社会共治合力。一是创新宣传培训模式。构建“培训赋能+宣传引导+平台治理”的宣传体系。结合食品安全专题培训,开展“厉行节约 拒绝餐桌浪费”培训,采取线上线下结合方式,累计培训食品全产业链从业人员超1万人次,推动节约理念深度融入行业实践。二是健全社会监督机制。依托“周三查餐厅周四查超市”等行动,邀请“两代表一委员”、消费者代表、新闻媒体参与现场监督检查,通过视频直播等形式全程公开,将监管工作置于社会监督之下,有效激发公众文明消费自觉。三是压实外卖平台责任。在网络订餐领域,指导美团等平台开展“光盘行动”“小份计划”等活动,主推小份菜,有效降低食品浪费。通过多方协同发力,推动按需点餐、剩食打包成为社会新风尚,实现从行政推动向社会自觉转变。
       选树典型,发挥示范带动效应。县直有关部门指导屏山餐饮协会完善企业反餐饮浪费制度规范,形成实践典范,通过“技术赋能+服务创新+精益管理”驱动,发挥示范带动效应。一是技术创新实现源头减量。餐饮协会研究库存及配餐备份食品动态测算方案,降低餐食浪费近15%,年节约餐食成本约250万元。二是服务升级减少过程浪费。各大中型餐饮企业通过按需点餐减少餐食浪费;各类单位食堂严格内部监督,建立餐前明示推荐、餐中服务提示、餐后主动打包的提醒机制,将节约理念融入服务全流程。三是精益管理提升资源利用。在生产管理层面,通过色标分类管理实现食材先进先出;在餐谱设计中,将主菜取材后的剩余部位加工其他食品,提升食材利用率达10%;落实“三减”政策,采用低油盐糖烹饪方式,各类食堂人均用油量、用盐量、用糖量平均减量25%,调味品成本年节约近200万元。
       屏山县通过制度规范、精准监管、社会共治与示范引领有机结合,探索出具有地方特色的反食品浪费治理新路径,为反餐饮浪费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样本。未来将持续深化机制创新,推动反食品浪费工作向更高水平迈进。(廖明贵)

最新内容

工信部备案号:蜀ICP备1700415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川)字第01054号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版权声明| 人员名单|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监督电话:028-83106609

影响四川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