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有力监督护航“十五五”开好局起好步

2025-11-25 11:57:20来源:影响四川 浏览量:
       时代的车轮,已然驶入新的征程。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擘画的“十五五”宏伟蓝图,是引领未来的行动纲领,更是必须完成好的硬任务。宏伟目标不会自动实现,良好开局需要坚实保障。这既是履行党章赋予职责的“主战场”,更是检验政治担当和监督效能的“试金石”。确保“十五五”开好局、起好步,关键在“监督”,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当以有力有效的监督,保障政令畅通、推动落实、护航发展。  
       聚焦“国之大者”强化政治监督。“善弈者谋势,善治者谋全局。”“十五五”规划建议蕴含的党中央战略意图和决策部署,是事关长远发展的“国之大者”。政治监督的首要任务,就是保障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落地生根。必须紧盯规划实施的关键环节、重点领域,看是否存在理解偏差、执行变通、落实不力等问题。要督促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自觉同党中央决策部署对标对表,确保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通过精准有力的政治监督,及时纠正贯彻落实中的政治偏差,确保“十五五”建设始终沿着正确航向破浪前行。
       紧盯“关键少数”压实主体责任。“子帅以正,孰敢不正?”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是落实“十五五”规划的关键力量。监督能否有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体责任是否压实。必须紧紧抓住主体责任这个“牛鼻子”,通过述责述廉、约谈提醒、检查考核等方式,督促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要聚焦规划实施中的难点、堵点,监督推动主要负责同志靠前指挥、率先垂范,既当好“指挥员”,又做好“施工队长”。要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旗帜鲜明为敢于担当、踏实做事的干部撑腰鼓劲,对推诿扯皮、敷衍塞责的严肃问责,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生动局面,以“关键少数”的奋发有为带动“绝大多数”的锐意进取。
       做实“日常经常”提升监督效能。“禁微则易,救末者难。”有力监督贵在经常、重在日常。要创新监督方式,将监督嵌入“十五五”规划实施的全过程、各环节,综合运用走访、调研、督查、谈心谈话等方法,推动监督下沉、监督落地。要善于运用大数据、信息化手段,精准发现政策落实中的“中梗阻”和作风顽疾,提升监督的穿透力和发现问题的精准度。要注重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对规划开局起步中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提醒、督促整改,防止小问题演变成大错误。通过常态化、近距离的监督,让纪律规矩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保障“十五五”建设每一步都迈得正、迈得稳。
       突出“人民至上”彰显监督温度。“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十五五”规划的最终落脚点是增进人民福祉。有力监督必须坚持人民立场,将监督的“探照灯”聚焦到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上。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紧盯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社保等民生领域的政策落实和资金使用情况,严肃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腐败和作风问题。要推动监督向基层延伸,畅通群众反映问题、参与监督的渠道,让群众感受到监督就在身边、公平正义就在眼前。要通过监督推动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让“十五五”的发展更有温度,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中共长宁县委组织部  陈杨)

最新内容

工信部备案号:蜀ICP备1700415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川)字第01054号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版权声明| 人员名单|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监督电话:028-83106609

影响四川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