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警灯闪烁到云端巡航,从乡情警务站到社区反诈长廊——立体化社会治安网越织越密

2025-11-21 12:13:29来源:影响四川 浏览量:
       3个24小时“不打烊”警务站,9897个高清探头,190名网格员……这些数据,共同编织出前锋区“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从街头闪烁的警灯到云端巡航的无人机,从千里之外的乡情警务站,到社区里的反诈长廊,平安时刻相伴。
       立体布防 织密平安前哨网络
       “有警灯闪亮,夜里回家心里踏实!”11月17日晚,正在海绵运动广场锻炼的市民刘怡,道出了许多前锋市民的共同感受。在广安火车站、海绵运动广场等人群密集区域建立的3座24小时“不打烊”警务站,如同“平安灯塔”,默默守护着城市的昼夜,实现“群众求助3分钟响应、突发情况5分钟处置”。
广兴派出所驻大朗镇乡情警务站警务助理千里之外守护乡亲。前锋区公安分局供图
       这得益于该区构建的“空中有监测、地面有巡逻、街巷有守望”立体化巡防体系。巡防不止于静态“站岗”,更在于精准流动。据区公安分局巡防负责人介绍,全区推行“动态巡防模式”:早高峰步巡护学,午间警车巡商圈,深夜铁骑查小巷。今年1至10月,该模式已快速处置群众求助420起,现场化解纠纷180余起。
       科技赋能更让巡防工作如虎添翼。该区持续推进的“慧眼工程”在城乡重点区域安装9897个高清监控探头,其中农村监控覆盖率较2024年提升15%。与此同时,无人机巡防分队每周2次对山区、河流沿岸等盲区开展空中巡查,入夏以来成功劝阻“野泳”32人次。
       通过构建“全科网格”体系,该区整合党建、公安、社区、人民调解等部门行业力量,设置网格188个,配齐190名专兼职网格员,实现一网融合。依托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系统,优化分级分类办理机制,办结率达100%,“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办”成为常态。
       跨域协作
       破解治理空间壁垒
       面对外出务工人员较多的实际情况,该区打破地域限制,创新推出跨区域警务协作模式,让平安保障跟随群众脚步延伸。
       在千里之外的广东东莞,“前锋乡情警务站”成为1.2万余名前锋籍务工人员的“娘家站”。这里配备专职警务助理与特约调解员,自设立以来,该站累计服务乡亲超6500人次,办理证件500余件,为乡友节省往返路费约38万元;联动调解纠纷2350起,有效阻止“民转刑”案件420起,真正实现“虽远在异乡,温暖如故乡”。
       同样打破地域限制的还有边界治理。该区与周边县(市、区)建立边界治理协作机制,通过组建“双边治安联防队”、开展异地协作,有效破解了边界治理难题。
       跨域协作,不仅是空间的延伸,更是治理机制的深度融合。该区将“协作”理念向内渗透,在矛盾纠纷化解方面,推行“法院+综治中心”联动模式。通过设立“法官工作室”,实现了矛盾纠纷的“一站式接收、一揽子调处”。代市镇创新“情、理、法”融合调解法,由村组干部、乡贤、法律顾问组成调解小组,2025年1—10月,成功化解纠纷89件,调解成功率98.2%。今年以来,镇综治中心累计接待群众诉求436件,办结率达97.5%,真正实现“进一扇门、       解所有忧”。
       智慧赋能,则让跨域服务更高效。该区投入专项资金推进司法所规范化、智慧化改造,配备远程视频调解系统、线上司法确认平台等数字化设备,群众在司法所即可与法官“屏对屏”沟通,办事效率提升60%以上。
       全民反诈
       守护群众财产安全
       “阿婆,陌生电话要求转账,千万莫信!”11月18日,在芦溪河法治文化公园,社区民警指着反诈长廊的漫画案例向老年人讲解防诈骗要点。面对层出不穷的电信网络诈骗,该区打出“线上+线下”“集中+精准”组合拳,构建起全民反诈新格局。
       线下,反诈宣传“看得见、记得住”。走在芦溪河法治文化公园的“反诈宣传长廊”,生动漫画和真实案例揭开各种骗局套路;社区里的“坝坝会”“小喇叭”用方言讲述身边案例,让老年人听得懂、记得住。线上,反诈宣传“传得开、覆盖广”。微信公众号、抖音平台发布的200余条反诈科普内容,累计浏览量达7万次。线上线下协同发力,共同构建起立体化宣传网络。
       在全面覆盖的基础上,该区注重精准宣教,紧盯重点人群分类施策。面向老年人开展“敲门行动”,入户宣传8600余户,筑牢养老防诈防线;“反诈进校园”活动覆盖28所中小学、2.3万名学生,普及防范“校园贷”“刷单”等陷阱;针对企业财务人员举办18场专题培训,提升反诈能力,真正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平安建设没有终点,治理提升永无止境。接下来,该区将持续深化巡逻防控立体化、基层警务精细化、反诈宣传精准化建设,以更实举措守护群众平安,让“平安前锋”成为人民幸福生活最坚实的底色。(朱茂 前锋融媒 丁彦博)

最新内容

工信部备案号:蜀ICP备1700415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川)字第01054号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版权声明| 人员名单|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监督电话:028-83106609

影响四川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