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县招商引资书写“强链提质”新篇章
大英县招商引资书写“强链提质”新篇章
“从技改升级到产业链延伸,大英的招商服务总能踩准企业发展的节点。”11月10日,四川盛马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宋泽林望着厂区内轰鸣的新生产线感慨道。
今年以来,大英县以“1+2+3+N”招商机制为纲、“五问两算”模式为尺,通过精准招引与全生命周期服务,成功推动盛马化工、四川之江高新材料等企业扎根成长。截至目前,已签约亿元项目17个,其中,50亿元以上项目2个,协议固定投资总额达187亿元,在成渝腹地奏响产业强县的奋进乐章。

四川之江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机制重塑:从“广撒网”到“精准捕”的战略转型
去年7月,市委发出办好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两件大事”动员令,与此同时,《公平竞争审查条例》也同步落地。
“传统优惠政策路走不通了,必须靠机制创新突围。”面对《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带来的挑战,大英县迅速构建 “1+2+3+N”招商工作体系:以1个集成专班统筹全局,县商务经合局、县产投公司2个平台主攻洽谈,3个园区承接落地,联动N方力量协同发力,彻底打破部门壁垒。在此基础上,“五问两算”模式的推行更让招商精准度显著提升。
对四川之江高新材料的招引,成为这一机制的生动实践。大英招商团队通过“问行业、问实力、问技术”等环节,精准锁定这家拥有36项发明专利、打破日本技术垄断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他们不仅摸清了我们N-PMI产品的产业价值,更算出了与本地化工园区的配套成本优势。”之江高新负责人回忆,正是这种专业研判,让企业最终选择落户大英107亩项目用地,其全球先进的胺醚生产线得以快速投产。
这套“组合拳”成效立竿见影,今年以来,大英新签约项目履约率、开工率、投产率同比分别提升36.6%、23.4% 和11.2%,通过“算回报、算代价”评估,拒绝25个低效项目,终止13个低质项目,项目回报率大幅提升52.5%。
强链招商:打造“价值高地”而非“政策洼地”
“比起土地减免,大英的产业链协同潜力更打动我们。”河北华旭化工负责人的话,道出了企业投资52.8亿元设立四川旗拓实业的核心原因。在项目争夺中,大英招商团队跳出“政策比拼”思维,深挖天然气资源禀赋与产业生态优势,为企业量身规划了循环经济方案,不仅保障年需3亿立方米天然气的核心需求,更衔接园区蓥峰化工的5万吨液氨与其他企业的二氧化碳排放,构建“原料-生产-废弃物利用”的闭环链条。
不仅如此,项目落地前,大英招商团队用11次登门拜访深入了解企业痛点与发展愿景,108页量身定制的承接方案彻底打开华旭的心门;项目落地后,为保障项目680亩用地,招商团队春节期间完成122户群众搬迁,70天挖填土方500余万立方米;针对国内首创工艺的审批难题,组建 “四位一体”专班18次赴省对接,实现“签约2个月拿规划许可、4个月过安评评审”的突破。
循环经济链条的构建,不仅精准对接了项目的核心诉求,更在极短时间内显著提升了园区产业的整体协作配套能力,使大英县从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其独特的“价值高地”效应持续凸显。
服务筑基:全周期护航跑出“大英速度”
“大英工作专班紧密跟进企业生产发展实际,在项目申报、安全环保设施上都给予我们最大的支持和建议。”宋泽林介绍,作为化工企业,四川盛马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在守住安全环保底线的同时,在大英“项目秘书”的机制助力下,先后完成抗暴控制室改造项目建设、老厂区双电源改造、DCS、GDS及SIS系统改造升级。

四川盛马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据了解,在为企业提供服务保障方面,大英县全面实行招商引资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和产业链专班全流程服务,深化“六个一”服务机制,让各级各部门像“快递小哥”一样跑起来,为企业提供从项目洽谈到落地达效的全链条服务,企业开办和项目前期时长压缩至90天以内。
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也让大英招商引资成果斐然。如今,大英已形成以能源化工、装备制造为主导的产业集群,成功创建四川省首批D级化工园区,并入选全国智慧化工园区(建设期)单位;同时,布局“百业+文旅”“文旅+百业”多元业态,聚焦全域旅游发展,深入谋划230余个项目,推出最高500万元奖补,涵盖城市漫游、乡村旅游、影视产业等15个领域,满足企业多元发展需求。
从之江高新的技术突破到盛马化工的能级跃升,大英正以机制创新与优质服务,在产业强县的道路上稳步前行。“招商不是终点,服务才是核心竞争力。”大英县商务经合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还将深化“以商招商”,持续推进“效率革命”,让更多优质企业在大英实现成长蝶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