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敬老情满重阳暨好家风好邻居评选活动

2025-10-29 17:22:40来源: 浏览量: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2025年10月28日,广汉市房湖社区“冬日敬老情满重阳暨好家风好邻居评选活动”在雒城门广场温情落幕。这场活动不仅是一场浸润着传统温情的尊老敬老庆典,更是社会工作专业介入社区治理的生动实践——以“赋权增能”为核心,以“资源链接”为纽带,以“精准帮扶”为底线,通过社工统筹协调,联动社区组织、居民群众、爱心商家与网格力量,将分散的力量拧成一股绳,让“爱在房湖”的社区理念从抽象口号,转化为居民可感可及的幸福体验。

一、精准兜底:党群联动,把温暖送到“心坎上”

10月23日到10月27日,一支由社区党员志愿者与网格员组成的“走访小分队”也在行动——他们带着项目提前筹备的慰问物资,深入社区困难群众家中,送去节日关怀与实用帮扶。

在社会工作视角下,“普惠性活动”需与“精准化帮扶”相结合,才能让社区治理既有“广度”更有“温度”。为避免走访流于形式,社工前期已联合网格员完成“困难群众需求摸排”:通过多轮入户走访、电话沟通,细致梳理出独居老人、残障家庭等重点帮扶对象名单,甚至标注出“需定期协助购药”“行动不便需上门服务”等个性化需求。走访过程中,党员志愿者负责倾听需求、传递关怀,网格员则同步更新帮扶台账,后续将联动社区资源为困难群众提供持续支持,比如对接居家养老服务、协调志愿者定期探望等。

  “平时家里就我一个人,你们来陪我说话,还送来了生活物资,心里特别暖。”独居的刁奶奶拉着志愿者的手说道。这场“上门慰问”绝非简单的物资传递,更是情感与信任的连接——它让困难群众感受到“社区始终惦记着我”,逐步增强对社区的归属感;也让党员志愿者与网格员在服务中深化“为民服务”的责任意识,构建起“党群同心、网格兜底”的精准帮扶网络。

image.png

image.png

二、凝聚人心:从“活动聚人”到“情感留人”,打造有温度的“社区共同体”

活动开始前,居民有序进行排队签到,签到墙上,居民们用彩笔勾勒出自己想象中的老年模样,老人们在签名时互相寒暄问好;文艺表演环节,社区12支自组织队伍轮番登场,舞蹈、歌唱等节目满是“烟火气”,台下居民跟着节奏鼓掌、合唱,热闹又亲切;便民服务点前,居民们有序排队,时不时互相帮忙递纸巾、搬凳子;走访路上,志愿者与困难群众的暖心对话,更成为社区里最动人的风景……这些细节,正是社会工作“构建社区共同体”的初心所在。

  房湖社区党委书记唐珊讲到:社区不仅是居住的物理空间,更是承载情感的精神港湾。此次重阳活动,通过“广场活动+入户走访”的组合形式,既覆盖了广大居民的参与需求,又兼顾了困难群体的特殊需求——年轻人帮老人扫码签到,老人给孩子讲重阳习俗,商家为居民送服务,志愿者为困难群众送温暖,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群体,都能在活动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参与感”与“归属感”,原本“陌生的邻里”逐渐变成“熟悉的家人”。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三、树德立风:表彰“身边榜样”,培育社区文明“新风尚”

节目结束后,来到颁奖环节,“好女儿”侯姐十年如一日照顾患病母亲,用耐心与孝心诠释“孝老爱亲”;“好儿媳”庄阿姨悉心照料公婆,用行动化解“婆媳难题”;“五好家庭”以三代同堂的和睦,传递家风传承的力量;爱心商家则以持续的公益行动,温暖着整个社区……活动中,社区党委书记唐珊与副书记为10名(组)先进典型颁奖,而这些“榜样”,均是社工通过居民推荐、入户核实、民主评议选出的“身边人”。

社会工作倡导“优势视角”,即善于挖掘社区中的积极力量,以榜样效应带动整体文明提升。此次表彰并非简单的“颁奖仪式”,而是社工精心设计的“价值传递环节”:邀请获奖者分享自身故事,让“孝老爱亲”“邻里互助”的品质从“个体行为”转化为“群体共识”;更特别安排获奖者担任“抽奖嘉宾”,在互动中拉近与居民的距离——让榜样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符号”,而是“看得见、学得到的身边人”。

  如今,“向榜样看齐”已在房湖社区悄然成风:有居民主动报名加入社区敬老志愿队,有商家提出“要长期为老年人提供免费便民服务”——一场活动的“表彰效应”,正逐步转化为社区文明的“长效动能”。

image.png

image.png

四、链接资源:社工“穿针引线”,织密便民惠民“服务网”

颁奖结束后,居民们自发来到便民服务区进行排队,自行选择自己需要的服务,“在家门口就能免费剪头发、测视力,还能学怎么防诈骗,这样的活动太实在了!”活动现场,刚测完血压的王阿姨拿着反诈宣传册连连称赞。她口中的便民服务,正是社会工作“资源整合”能力的集中体现——活动设置的5个便民点位,从提供义剪、磨刀的社区手工匠人,到浙瑞眼镜免费的视力检测与老花镜适配,再到药店的血压测量、工商银行广汉支行的反诈宣讲,每一项服务背后,都是社工前期“地毯式”走访的成果。

image.png

image.png

    在社区治理中,“资源分散、供需错位”是常见痛点。为打破这一困境,社工团队提前深入社区商户、匠人工作室,一方面以问卷、访谈等形式收集居民需求(尤其关注老年人对健康监测、生活便利的需求),另一方面耐心沟通商家与匠人的公益意愿,最终促成“居民需求”与“资源供给”的精准匹配。这种“社工搭台、资源唱戏、居民受益”的模式,不仅让社区内闲置的服务资源“活”了起来,更搭建起“邻里互助、商居联动”的支持网络,让社区服务从“单一化”走向“多元化”,从“阶段性”迈向“常态化”。

image.png

image.png

    活动落幕时,不少居民围着社工问:“下次活动什么时候办?我们还想来!”这一句简单的期待,便是对活动成效最好的认可——当居民从“被动参与”变为“主动期待”,当社区从“物理空间”变为“情感共同体”,房湖社区的治理之路,正朝着更温暖、更有活力的方向稳步前行。

   从精准兜底到资源链接,从培育文明到凝聚人心,这场重阳活动既是“聚趣房湖・汇爱邻里”项目的阶段性成果,更是社会工作助力城乡社区治理的鲜活缩影。未来,项目将继续以“居民需求”为导向,以“专业方法”为支撑,让“尊老爱邻”的种子在房湖社区深深扎根,让“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模式,结出更多惠及居民的幸福硕果。

 

最新内容

工信部备案号:蜀ICP备1700415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川)字第01054号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版权声明| 人员名单|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监督电话:028-83106609

影响四川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