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美家园 共同创造丨从“旁观”到“闪耀”:宜宾文体惠民行动照亮残疾人“出彩”人生

2025-10-10 17:07:26来源:影响四川 浏览量:
       一场无障碍观影带来的沉浸感动、一次广场上八段锦练习的酣畅舒展、一堂墨香萦绕的书法课里的专注热爱……这些看似寻常的文体活动,正以润物无声的力量,悄然改变着宜宾市残疾人群体的生活日常。 

“宜美家园共同创造”残疾人文体惠民活动(市残联供图)
       在“宜美家园・共同创造”十大惠民行动的引领下,宜宾市残联将文体惠民服务作为连接民生、传递温暖的重要抓手,依托一系列精准化对接需求、人性化贴近生活的惠民项目,让残疾人逐步褪去“文化接受者”“体育旁观者”的标签,成为文体活动中积极的参与者、自信的展现者,绘就出一幅充满温度与活力的民生幸福画卷。 
       从“旁观”到“参与” 文体惠民服务精准送达
       9月28日,宜宾市图书馆广场上暖意融融,“宜美家园・共同创造”残疾人文体惠民行动八段锦健身操公益培训开班仪式在此举行。四百余名残疾人、社区居民、志愿者及各界代表齐聚一堂,在宜宾市武协健身气功专委会老师的耐心指导下,跟着节奏舒展肢体、调整呼吸,一招一式认真学习八段锦。 
 
八段锦健身操公益培训(资料图)
       “以前总觉得健身是健全人的事,自己行动不方便,想动也没方向。今天跟着老师学八段锦,动作舒缓还能调理身体,练完浑身都轻松!”家住叙州区的残疾人王先生表示,“听说后面还有乒乓球、羽毛球培训课,我已经跟朋友约好一起报名。”
       不仅有运动带来的快乐,知识与技能的滋养也从未缺席。“以前想买本书,要么不方便出门,要么担心邮费贵。这次政府直接向残疾人发放电子购书卡,还包邮,我一下子买了3本关于手工编织的书,以后就能跟着学技能了!”家住翠屏区的肢体残疾人李女士脸上满是喜悦,她的心声正是宜宾“书香伴成长”残疾人免费购书活动惠民温度的生动写照。此次活动采用“线上领券 +包邮到家”模式,精准破解了残疾人“购书难、出行不便”的痛点,让知识与技能的种子传递到残疾人群体之中。 
       据宜宾市残联组宣科科长张贤介绍,接下来宜宾还将为残疾人群体提供免费的书法、美术、摄影、舞蹈、乒乓球、羽毛球、游泳等11个门类公益培训课程,从传统养生到现代竞技,全方位覆盖不同群体的需求,进一步丰富残疾人群体的精神文化生活。 

残疾人文体惠民活动(市残联供图)
       这样的暖心场景与贴心规划,只是宜宾残疾人文体惠民行动的缩影。今年以来,宜宾市残联锚定残疾人需求,规划了一场贯穿8月至12月的系列文体活动——以 “艺术展示+技能提升+体育竞技+成果展演”的全链条设计,打破“旁观者”壁垒,通过“1+7+N”的服务形式(一场成果展演,七大特色活动,N场公益培训),将文体服务从“集中式”推向“常态化”,真正让残疾人从“被动接受”走向“主动参与”,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收获归属感与幸福感。 
       体育赋能 从康复训练到人生赛场
       文体惠民,体育是不可或缺的核心一环。对于残疾人而言,体育运动早已超越简单的运动范畴,既是助力残疾人身体康复的实用手段,更是激发潜能、重塑信心的精神引擎,从康复训练的方寸之地,到人生赛场的无限可能,体育正为残疾人朋友搭建起跨越困境的桥梁。 
       走进宜宾市特殊教育学校的体育馆,聋人篮球队的训练场景总能让人热血沸腾,球员们目光紧追队友的跑位,用手势示意传球、用眼神进行防守交流,每一个动作都凝聚着专注与热爱。场边,球队教练李燕不时用手语比划着战术要点,偶尔上前调整球员的投篮姿势,眼神里满是期许。 
       “这些孩子刚加入时,不少人连与队友同步跑位都困难,更别说通过手语快速传递战术。” 李燕表示,“现在他们不仅能熟练完成运球、急停、跳投等复杂动作,还能靠一个手势、一个眼神就明白队友的意图,在赛场上默契配合、敢打敢拼。体育带给他们的,不只是肢体协调性的改善、身体机能的康复,更重要的是那种‘我能行’的底气,是敢于挑战自我的自信,还有在团队协作中的归属感。” 
       这样充满活力的场景,正是2025年宜宾市优秀青少年残疾运动员日常训练的生动体现。通过系统性开展聋人篮球、足球、田径等多样化训练,既能科学帮助残疾青少年改善身体状态,又针对性挖掘有潜力的体育苗子,为残疾人竞技体育储备后备人才。 
       典型引领 从康复跑道到人生赛道
       体育的力量,不仅在于强健体魄,更在于重塑精神——它如同一束光,为残疾人照亮前行的方向,打开通往更广阔世界的大门。在日复一日的艰苦训练里,在赛场瞬息万变的激烈竞争中,无数残疾人运动员用行动诠释着自强不息的精神,涌现出一个个闪耀着光芒的典型,易超便是其中之一。 
宜宾市第四届残疾人运动会男子智力青年组4×100米颁奖(市残联供图)
       在宜宾市第四届残疾人运动会高县赛区的田径赛场上,男子智力青年组4×100米、4×200米接力项目的角逐格外引人关注。作为参赛队员,易超在训练初期便遭遇了一道“坎”,他难以记住交接棒的固定位置,也总忘记“必须左手接棒”的规则。对常人而言简单的动作要领,对智力存在障碍的他来说,却是需要反复琢磨、不断克服的难关。 
       面对困难,易超没有退缩。而是在与队友上百次的反复磨合中,精准找到交接位置,用左手稳稳接过接力棒。当两块沉甸甸的金牌挂在胸前时,全场掌声雷动。这不仅是属于易超的荣誉,更是他与队友们用毅力、信任共同书写的奇迹,完美诠释了“1+1>2”的团队力量。 
       荣耀的背后,从不只有运动员的孤军奋战更是教练团队筑起的坚强后盾,叙州区龙文学校主教练谭龙庆,不仅凭借专业素养为队员们科学制定训练计划,更像“大家长”般时刻关注着每个人的心理状态,为队员们解除了生活的后顾之忧,让他们能心无旁骛地投入训练与比赛。 

将服务下沉到社区(市残联供图)
       宜宾正在将残疾人文体服务进一步下沉到社区、扎根到基层,已建设残疾人社区健身示范点10个,未来还将开发更多适配不同残疾类型的线上线下课程,持续壮大专业志愿者队伍,最终构建起‘全域覆盖、便捷可及’的文体惠民服务网络,让每一位残疾人都能在“家门口”找到适合自己的活动,轻松拥抱文体生活的乐趣。 
       从“书香伴成长”免费购书解“购书难”到八段锦公益培训传递健康理念;从特奥运动会为智力残疾群体搭建竞技舞台,到轮椅马拉松展现残障人士的坚韧意志——宜宾市残联始终以务实的行动,将“宜美家园・共同创造”的理念落到每一个民生细节里。 
       在宜宾,文体活动早已超越“服务供给”的单一属性,成为促进残健融合、帮助残疾人实现个人价值的重要桥梁。当每一位残疾人都能在文化熏陶中丰富精神世界,在体育竞技中绽放生命光彩,宜宾这座城市的民生答卷,也因此更添温度、更显厚重,书写出属于“宜美家园”的幸福篇章。(宜宾融媒 黄铄然 )

最新内容

工信部备案号:蜀ICP备1700415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川)字第01054号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版权声明| 人员名单|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监督电话:028-83106609

影响四川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