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汛减灾需植入“新思维”

2025-08-05 17:03:41来源:影响四川 浏览量:

       当前,全国防汛减灾形势严峻,华东、华北、东北等地持续遭遇强降雨,引发洪涝和地质灾害。广大基层党员干部是落实党中央防汛减灾决策部署的“前沿防线”,要牢固树立“底线思维与极限思维”,果断跳出“历史极值即风险顶线”“脚本推演代实战检验”“政府重视即群众认同”的惯性认知,加快从“被动应对”转变为“主动防控”,最大限度构筑起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安全网”。

       莫把“历史极值”当风险顶线,须以“极端可能”拓防御边界。历史极值是过去经验的总结,却绝非风险的“天花板”。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天气呈现“强度超历史、频次破纪录”的特征,若固守“过去没发生过就不会发生”的惯性,后果将不堪设想。防御标准必须跟上极端风险升级的速度,以“超历史”的预判打破“守旧例”的局限。广大基层党员干部要高度关注气象数据与气候趋势,对本地历史极值“打个问号”,在风险排查中加入“极端情景假设”。要及时修订防汛预案,明确“超标准风险应对条款”,提前划定“无条件转移”的临界线,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特别对水库、尾矿库等关键设施,要认真开展“极限工况压力测试”,重点检查“超汛限水位时的泄洪能力”“管涌险情叠加暴雨时的抢险物资储备”,确保极端情况能有效有力应对。

       莫将“脚本推演”代实战检验,须以“实操锤炼”补预案短板。脚本推演能理清流程、明确责任,但应急处置的“真功夫”必须在泥泞中摔打、在风雨中锤炼。若把“沙盘上的胜利”等同于“实战中的能力”,预案终将沦为“纸上谈兵”。实战演练要敢于“设险局、出难题”,以“暴露问题”倒逼“能力升级”,让预案在“真刀真枪”中贴近实战。广大基层党员干部要在组织演练时“不按剧本走”,随机加入“预警延迟1小时”“部分救援人员‘失联’”“物资仓库被淹”等极端情景,检验干部“临机决断能力”。联合消防、武警等专业力量开展“跨部门协同演练”,重点磨合“上游泄洪时下游转移的衔接节奏”“多村同时告急时的资源调配优先级”,避免“各自为战”。演练后必须复盘较真,对“群众转移动作迟缓”“设备操作不熟练”等问题建立整改清单,明确“谁来改、何时改”,并在下一次演练中“回头看”,以此补齐预案短板。

       莫以“政府重视”即群众认同,须以“共情沟通”架心桥纽带。政府重视是防汛的前提,但群众的“理解与配合”才是政策落地的关键。若忽视“群众有顾虑、有疑问”的现实,仅靠“行政命令”推动工作,轻则效率打折,重则引发抵触。防汛减灾既要“干得实”,更要“说得清、听得进”,以“共情式沟通”消除群众顾虑,让“政府行动”转化为“群众自觉”。广大基层党员干部要用“群众语言”讲清风险,把“百年一遇”转化为“咱村东头那棵老槐树要被淹到树干”,把“避险重要性”转化为“留得人在,啥都能重来”。要提前摸清群众“痛点”,对“担心财产损失”的,协调志愿者帮忙转移贵重物品。对“行动不便的老人”,安排专人结对帮扶,用“周到服务”替代“生硬要求”。建立畅通信息渠道,及时回应“转移点条件如何”“何时能回家”等疑问,用“透明信息”化解焦虑,让群众明白“政府的重视,最终是为了咱老百姓的安全”,以“共情沟通”架起心桥纽带。(高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王步彬)

最新内容

工信部备案号:蜀ICP备1700415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川)字第01054号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版权声明| 人员名单|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监督电话:028-83106609

影响四川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