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抗战精神密码 赓续民族复兴伟业

2025-08-04 17:20:12来源:影响四川 浏览量:
       当卢沟桥的石狮依然镌刻着“1937.7.7”的弹痕,当四行仓库的弹孔墙前又绽放新绿,那场淬炼民族魂的烽火,已在中华血脉奔涌八十春秋。当历史的车轮辗折向前,来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这传承一代代坚韧不拔、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抗战精神再次在新时代焕发时代光芒。
       “烽火淬钢骨”,铸就了中华民族“永不弯曲的脊梁”。“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1937年的《中共中央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如惊雷震醒神州。平型关大捷的号角刺破“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台儿庄巷战的血刃印证着“一寸山河一寸血”的誓言;“宁跳江,不投降!”冷云等八名女战士挽臂沉江的刹那,乌斯浑河铭记了这缕“巾帼魂”;狼牙山五壮士纵身一跃的绝响,在万丈深渊刻下“民族脊梁”的注脚。十四载浴血,三千五百万忠魂,用生命诠释何谓“头颅可断腹可剖,烈忾难消志不磨”。这浸透鲜血的丰碑,终在1945年东京湾“密苏里号”战舰上,以《降伏文书》的墨迹宣告:中华民族的脊梁,是任何炮火都无法摧折的钢!这“永不弯曲的脊梁”,正是克敌制胜、铸就丰碑的“精神密码”。
       “浩气贯长虹”,赓续着华夏儿女“百折不挠的基因”。“抗联从此过,子孙不断头!”密营石壁上的炭书,至今灼烫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吉林磐石红石砬子遗址出土的半截靛蓝绑腿,无声诉说着“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的坚韧;赵一曼烈士遗书中“未惜头颅新故国”的绝笔,化作穿越时空的精神坐标。这浩气在岁月长河中奔涌成川:脱贫攻坚战场,扶贫干部踏破“悬崖村”天梯的身影,正是“草鞋精神”的新时代传承;科技创新前沿,科研团队突破“太行110”重燃机的壮举,诠释着“百折不挠”的当代内涵。当疫情突袭武汉,三军医疗队星夜驰援的请战书上,“若有战,召必回”的红指印如烽火再燃;河南洪灾中,群众高喊“解放军来了”的呼声,与当年百姓箪食壶浆迎八路的场景历史性叠印。这“百折不挠的基因”,正是攻坚克难、生生不息的“精神密码”。
       “自强创伟业”激扬起民族复兴“奋斗不止的伟力”。站在靖宇殉国地的悬崖边,新兵将红绸系上老杏树的枝桠,山风翻卷如永不褪色的战旗。“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警钟长鸣:黄海波涛下“致远舰”的残骸,南京城墙弹孔的呻吟,都在告诫“自强方能自立”的铁律。而今“福建舰”劈开深蓝,“嫦娥”采回月壤,我们用“钢多气更盈”的答卷告慰英灵——当年草鞋踏出的血路,已成大国腾飞的跑道!在乡村振兴的田野,“云岭新农”操纵无人机播种的轨迹,延续着“小米加步枪”的创造智慧;数字中国的疆域,“90后”工程师用代码构筑“新长城”,将“万众一心”刻入信息时代的基因。从《论持久战》的油印本到“数字孪生战场”,从地道战的地洞到“空天地一体”感知网,变的是装备技术,不变的是“越是艰险越向前”的铮铮铁骨。这“奋斗不止的伟力”,正是迈向复兴、再创辉煌的“精神密码”。
       长江黄河奔涌不息,抗战淬炼的“精神密码”已融入民族血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内,锈蚀的军号与崭新的“复兴号”隔空相望 ——八秩光阴在此刻凝聚:3500万英灵穿透历史的目光,深情凝视着这片以命相搏的土地:焦土生金稻,荒野跃铁龙。纪念馆玻璃柜里,1937年的草鞋与2025年的碳纤维登山靴并置陈列,鞋底纹路从麻绳编织演变为蜂窝状纳米材料,不变的是刻进民族基因的“精神密码”。高擎抗战胜利的伟大旗帜,传承不朽的“精神密码”,以“万众一心、自强不息”的磅礴伟力,在民族复兴的壮阔征程上奋勇前进!前进!前进!(叙州区南广镇人民政府 张婧)

最新内容

工信部备案号:蜀ICP备1700415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川)字第01054号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版权声明| 人员名单|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监督电话:028-83106609

影响四川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