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县嘉乐镇:党群齐心共筑防汛“红色堤坝”
2025-07-29 16:15:53来源:影响四川 浏览量:
连日来,嘉乐镇受连续强降雨影响,导致部分道路、房屋、农作物等不同程度受损受灾。面对严峻汛情,全镇各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以“汛”为令,迎“汛”出击,在防汛救灾最前沿打头阵、当先锋、作表率,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让党旗始终在防汛救灾一线高高飘扬。
强化组织引领,下好防汛抢险“先手棋”。建立“1+10+N”应急指挥体系,镇党委主要领导任总指挥长,10名班子成员挂联11个村(社区),镇、村(社区)党员干部、驻村第一书记包联网格,并组建12支党员先锋队,对全镇河流水库、山洪灾害危险区、地质灾害隐患点等重点区域进行实时监测,同时加强堤防、泵站、易涝地带、山洪地质灾害威胁区等关键部位常态开展巡检巡查。

强化宣传引导,打好防灾减灾“主动仗”。坚持“线上+线下”同步发力加强宣传引导,线上通过镇村组微信群和魅力嘉乐微信公众号转发防汛预警信息、防汛减灾知识1000余条;线下充分发挥党群服务中心战斗堡垒作用,通过大喇叭、村村响、宣传栏、便民小骑手、院坝会等载体,组织包村干部带头开展入户宣传与风险排查300余场次,发放防汛科普宣传6000余份,设置防汛警示标识100余处,覆盖人次达10000余人。

强化实战演练,织密应急处突“防护网”。建立“党员带群众”工作机制,组织“村党支部书记、村级防汛骨干、驻村第一书记、网格员、小组长、志愿者”等应急骨干和12支党员先锋队开展防汛抢险综合实战演练4场次,有效提升干部群众应急处置能力。同时,认真落实物资“专人专管”制度,储备救生衣、救生圈、防洪袋、铁锹、雨衣等各类防汛物资5000余件,进一步确保应急物资储备充足,时刻做好应战准备。

强化为民服务,凝聚合力筑牢“同心堤”。树牢“底线思维”,严格落实“镇—村—组—户”四级责任体系,针对地质灾害风险点的群众落实“一对一”包保负责制,做到应转尽转、应转早转、应转快转,确保极端天气下28户100人次重点人员安全转移。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点对点与地灾点、山洪点相关责任人沟通,确保第一时间掌控天气变化和水情动态,提前疏散群众,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下一步,嘉乐镇将持续保持“迎战”状态,以更高标准强化监测预警,以更实举措加强隐患排查,以更优机制完善应急处置,全力筑牢防汛救灾“铜墙铁壁”,坚决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陈艳)
强化组织引领,下好防汛抢险“先手棋”。建立“1+10+N”应急指挥体系,镇党委主要领导任总指挥长,10名班子成员挂联11个村(社区),镇、村(社区)党员干部、驻村第一书记包联网格,并组建12支党员先锋队,对全镇河流水库、山洪灾害危险区、地质灾害隐患点等重点区域进行实时监测,同时加强堤防、泵站、易涝地带、山洪地质灾害威胁区等关键部位常态开展巡检巡查。

强化宣传引导,打好防灾减灾“主动仗”。坚持“线上+线下”同步发力加强宣传引导,线上通过镇村组微信群和魅力嘉乐微信公众号转发防汛预警信息、防汛减灾知识1000余条;线下充分发挥党群服务中心战斗堡垒作用,通过大喇叭、村村响、宣传栏、便民小骑手、院坝会等载体,组织包村干部带头开展入户宣传与风险排查300余场次,发放防汛科普宣传6000余份,设置防汛警示标识100余处,覆盖人次达10000余人。

强化实战演练,织密应急处突“防护网”。建立“党员带群众”工作机制,组织“村党支部书记、村级防汛骨干、驻村第一书记、网格员、小组长、志愿者”等应急骨干和12支党员先锋队开展防汛抢险综合实战演练4场次,有效提升干部群众应急处置能力。同时,认真落实物资“专人专管”制度,储备救生衣、救生圈、防洪袋、铁锹、雨衣等各类防汛物资5000余件,进一步确保应急物资储备充足,时刻做好应战准备。

强化为民服务,凝聚合力筑牢“同心堤”。树牢“底线思维”,严格落实“镇—村—组—户”四级责任体系,针对地质灾害风险点的群众落实“一对一”包保负责制,做到应转尽转、应转早转、应转快转,确保极端天气下28户100人次重点人员安全转移。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点对点与地灾点、山洪点相关责任人沟通,确保第一时间掌控天气变化和水情动态,提前疏散群众,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下一步,嘉乐镇将持续保持“迎战”状态,以更高标准强化监测预警,以更实举措加强隐患排查,以更优机制完善应急处置,全力筑牢防汛救灾“铜墙铁壁”,坚决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陈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