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安市前锋区大佛寺街道: 全面进入防汛“临战模式”
2025-04-29 16:02:39来源:影响四川 浏览量:
在一年一度的汛期来临之际,广安市前锋区大佛寺街道坚持“防重于抢、预判先行”工作思路,立足早动员、早部署、早准备,力行压紧压实责任、实施实战演练、排查治理隐患、科技赋能支撑等举措,构建起立体化防汛体系,确保人民生命与财产安全万无一失。
主官下沉一线,紧实防汛责任。街道党工委书记、办事处主任亲临防汛重点区域督导,推动完善应急预案13个,新增帐篷、救生设备、应急车辆等物资储备22件(台),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实地检查地质灾害隐患点,调试部门协同联动和灾害预警“叫应”机制,提升应急响应效率。统筹全域防汛工作,针对6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及34户高风险住户,兑现补助资金260万元,落实配套服务资金170万元,提前完成143名群众避险搬迁。
实战应急演练,提升救援能力。模拟极端天气场景,检验应急预案有效性。开展水库应急演练3次,提升防汛物资供给与应急队伍协同能力。组织山洪灾害防御演练3次,模拟强降雨导致水库超警戒线、堤坝渗漏等险情,提升群众避险意识和救援队伍实战能力。实施“水陆协同”救援演练1次,实现城区内涝等重点区域全覆盖,有效普及避险避灾知识,增强群众自救互救能力。
网格排查隐患,筑牢安全防线。组织干部群众12人次,对全域3座水库、3处山洪危险区,开展“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格化“拉网式”隐患排查,确保隐患“看得见、摸得清、治到位”。实现地质灾害隐患点、河道险工险段等高风险区域清零,建立动态监测台账,限期整改薄弱环节5个。
科技赋能防汛,强化预警响应。健全监测预警体系,整合气象数据与地质监测技术,依托“人防+技防+群防”手段,实时掌握雨情、水情及地质变化趋势,及时发出预警信息,指导群众注意事项。完善智能调度机制,通过防汛指挥系统,确保预警信息直达现场一线,实现汛情快速响应。 (前锋区大佛寺街道社会治理办公室供稿)
主官下沉一线,紧实防汛责任。街道党工委书记、办事处主任亲临防汛重点区域督导,推动完善应急预案13个,新增帐篷、救生设备、应急车辆等物资储备22件(台),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实地检查地质灾害隐患点,调试部门协同联动和灾害预警“叫应”机制,提升应急响应效率。统筹全域防汛工作,针对6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及34户高风险住户,兑现补助资金260万元,落实配套服务资金170万元,提前完成143名群众避险搬迁。
实战应急演练,提升救援能力。模拟极端天气场景,检验应急预案有效性。开展水库应急演练3次,提升防汛物资供给与应急队伍协同能力。组织山洪灾害防御演练3次,模拟强降雨导致水库超警戒线、堤坝渗漏等险情,提升群众避险意识和救援队伍实战能力。实施“水陆协同”救援演练1次,实现城区内涝等重点区域全覆盖,有效普及避险避灾知识,增强群众自救互救能力。
网格排查隐患,筑牢安全防线。组织干部群众12人次,对全域3座水库、3处山洪危险区,开展“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格化“拉网式”隐患排查,确保隐患“看得见、摸得清、治到位”。实现地质灾害隐患点、河道险工险段等高风险区域清零,建立动态监测台账,限期整改薄弱环节5个。
科技赋能防汛,强化预警响应。健全监测预警体系,整合气象数据与地质监测技术,依托“人防+技防+群防”手段,实时掌握雨情、水情及地质变化趋势,及时发出预警信息,指导群众注意事项。完善智能调度机制,通过防汛指挥系统,确保预警信息直达现场一线,实现汛情快速响应。 (前锋区大佛寺街道社会治理办公室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