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吆喝”之韵中探寻宣传思想文化新章

2025-04-18 11:05:26来源:影响四川 浏览量:
       “吆喝”二字,历经岁月沉淀,自市井街巷中氤氲而生,满载烟火气与蓬勃生命力。清人笔下“曼声高呼”的市井叫卖、汪曾祺笔下“有腔有调”的童声吆喝,乃至臧鸿先生“拖长声”的叫卖绝技,皆以声韵为引,于喧嚣中辟出独特传播蹊径。这看似简单的声波传递,实则蕴含传播智慧与艺术精髓。在百年变局与民族复兴交织的时代背景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亟待从传统“吆喝”中汲取养分,以“声”为刃破局,以“韵”为魂铸魂,书写新时代文化发展的恢宏篇章。 
       ​声势夺人:抢占先机,奏响时代强音
       在信息洪流奔涌的当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唯有主动出击,方能赢得先机。需以“轰炸式宣推”的魄力,构建“报网端微”立体传播矩阵,让党的声音穿透舆论场的喧嚣;以“互动式浸润”的巧思,打造“文图音视”全媒体产品,让创新理论浸润群众心田。要像旧时小贩“拖长声”般,让主流思想文化舆论穿透层层壁垒,直达人心,在舆论场中占据制高点,不做“失语的被言说者”,而是要做“领唱的引路人”。
       ​声情并茂:分众施策,传递时代温度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既要有“高举旗帜”的坚定,也要有“成风化人”的温情。对内,需以“学术话”筑牢思想根基,以“大白话”凝聚人心共识,让理论武装既有“思想力”又有“穿透力”;对外,需以“中国故事”架起沟通桥梁,以“中国声音”彰显文明魅力,让世界听见中国、读懂中国。要像市井叫卖般“看人下菜碟”,针对不同受众群体,采取差异化传播策略,让理论宣讲既有“阳春白雪”的高雅,也有“下里巴人”的亲和,实现“讲者娓娓道来,听者津津有味”的传播效果。
       ​声形兼备:创新形式,激活时代活力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唯有创新,方能吸引眼球。需以“说学逗唱”的智慧,让理论宣讲“活”起来;以“吹拉弹打”的技艺,让文化传播“火”起来。要像影视剧、话剧般,用情节传递理念;要像思政课、公开课般,用言语传播理论;要像文博、文创般,用艺术吸引目光。要打破传统传播模式的桎梏,将“课堂”搬到荧幕、书本、场馆和实践中,让理论变得亲切,让遗产变得生动,让历史变得鲜活,让群众在“润物细无声”中接受文化的滋养。
       ​声韵悠长:深研表达,铸就时代经典
       理论的生命力在于传播,文化的繁荣在于交流。需以“精益求精”的态度,对党的创新理论进行系统性学习、体系化研究、学理化阐释;以“融通中外”的视野,对国内外优秀理论、灿烂文明进行交流融通、对比分析、辩证取舍。要像匠人雕琢玉器般,对每一个概念、每一个范畴、每一个表述进行精雕细琢,让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既有“科学性”又有“艺术性”,既有“民族性”又有“世界性”,为中华民族走在时代前列提供思想指引,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贡献智慧力量。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让我们从传统“吆喝”中汲取智慧,以“声”为笔,以“韵”为墨,书写新时代文化发展的壮丽篇章,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让中华文化在世界舞台上绽放更加绚丽的光彩。(江安县仁和镇人民政府 魏莉)

最新内容

工信部备案号:蜀ICP备1700415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川)字第01054号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版权声明| 人员名单|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监督电话:028-83106609

影响四川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