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抗癌新路径:张宗见的“平衡之道”

2025-11-26 18:32:58来源: 浏览量:
       成都广播电视台《名医面对面》专访——中医抗癌新路径:张宗见的“平衡之道”

   在中医抗癌的临床一线,有这样一位医者,他将35年光阴倾注于疑难病症的攻坚,以独创疗法为肿瘤患者点亮希望。他就是张宗见——国医名师学术经验传承工作委员会首届委员、国家卫生健康委“十四五”规划全国重点课题负责人。

   如今扎根于成都市成华区中医医院与锦江区五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用“针药并用、内外同调”的中医智慧,守护着无数患者的生命尊严。

   张宗见主任说:“从医这么多年,我见过太多肿瘤患者的无助,西医治疗后的副作用、癌痛的折磨、复发的恐惧,这些都让我坚定了用中医破解难题的决心。”

   深耕临床三十五载,张宗见的足迹遍布成都中医药大学国医馆、上海中医药大学肿瘤名医工作室。1997年进修针刀医学、2012年研学石学敏院士“醒脑开窍”针刺疗法与臭氧疗法,博采众长的他,始终聚焦肿瘤、痛风等疑难病症,更成为吴阶平院士医学基金会肝病专家工作室核心成员、国医名师张宗见肿瘤工作室带头人,在中华中医药学会多项学术平台中发光发热。

   张宗见主任接受采访说道:“我独创的“四法合参”平衡疗法,核心就是“消、清、调、扶”四个字。先消除致病诱因,再清除体内病灶,接着调整“虚、瘀、毒”的失衡状态,最后扶助正气、激活免疫,让人体阴阳回归平衡,这才是中医治癌的根本。”

   这套凝结三十年临床经验的疗法,打破了传统抗癌的单一思路。对于肺癌、胃癌、乳腺癌等各类肿瘤,张宗见不盲目追求“消瘤”,而是通过辨证施治,既化解病灶威胁,又修复受损机体。

   许多接受过放化疗的患者,在他的调理下,恶心呕吐、乏力脱发等副作用显著减轻,生活质量大幅提升。

   张宗见告诉《名医面对面》:“肿瘤患者最痛苦的莫过于癌痛、癌性梗阻、胸腹水这些并发症,西药效果有限,而“太极天灸”这种中医外治法,能直接作用于病灶相关穴位,快速缓解疼痛、消退积液,甚至帮助无法手术的患者实现“带瘤生存”。”

   作为国家卫生健康委“十四五”规划全国重点课题《“太极天灸”、“四法合参”针对肿瘤、痹症(痛风)等疑难疾病的临床应用》(课题编号:WSJK141001)的负责人,张宗见的这项研究已在临床取得突破性成果。对于晚期肿瘤患者,太极天灸与内服药结合,不仅能有效控制症状,更能延长生存期;而针对痛风患者,它还能调节代谢、溶解痛风石,让患者摆脱反复发作的剧痛。

   张宗见透露:“很多人不知道,中医的优势不仅在肿瘤,肺结节、乳腺结节、子宫肌瘤这些慢性疾病,还有痛风、高尿酸、类风湿,通过中医内外同治,都能避免手术之苦,实现标本兼顾。我在成华区中医医院和五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坐诊,就是希望让更多普通百姓能享受到优质的中医服务。”

   从社区居民的常见病,到三甲医院转诊的疑难重症,张宗见始终秉持“中医不分贵贱、诊疗务求实效”的理念。

   他的诊室里,既有辗转多地求医的肿瘤患者,也有被痛风折磨多年的普通市民,在他的治疗下,不少结节患者实现了病灶缩小甚至消散,痛风患者摆脱了药物依赖,类风湿患者重新恢复了肢体活动能力。

   张宗见介绍道,中医抗癌不是奇迹,而是代代传承的智慧与与时俱进的探索。只要患者不放弃,我就会一直坚守,用中医的力量为他们撑起一片天。

   三十五年初心不改,张宗见以“四法合参”定方向,以“太极天灸”解沉疴,在成华区中医医院与锦江区五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诊室内,书写着中医治疗肿瘤的新篇章。他用仁心仁术证明,中医不仅能缓解病痛,更能为疑难病症患者带来生命的希望与尊严。

最新内容

工信部备案号:蜀ICP备1700415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川)字第01054号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版权声明| 人员名单|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监督电话:028-83106609

影响四川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