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聚暖意 乐韵润童心——省级小学音乐教研专场活动在大竹三小圆满落幕
2025-11-28 11:53:06来源:影响四川 浏览量:
寒冬时节,暖意融融。11月26日,四川省第四期弘扬教育家精神活动周暨四川教育名家大讲堂小学音乐教学交流研讨活动,在大竹县第三小学顺利举行。本次活动以“弘扬教育家精神、共筑教育强国梦”为主题,国家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统编教材副主编、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正高级教师李萍教授亲临指导并作专题分享。大竹县中小学教育科学研究室高中室主任程红,大竹三小党总支书记练友全、校长巫丽娅、副校长游世伟及全县音乐教师代表齐聚校园,共赴这场音乐与教育交融的教研盛宴。

竹韵开篇展风采,童声乐韵润心田
活动伊始,大竹三小“竹韵社团”的古筝合奏《声蔓竹韵》缓缓奏响,清越琴音流淌其间,搭配周一夫同学《以竹为名》的深情朗诵,既展现了学校“竹文化”育人理念下的艺术成果,更以灵动的艺术表达拉开活动序幕,赢得现场阵阵掌声。

校长致辞明方向,幸福美育谱新篇
大竹三小校长巫丽娅代表学校致欢迎辞,向莅临现场的领导、专家及教师代表致以诚挚感谢。她表示,学校始终秉持“人人幸福、个个精彩”的办学理念,深耕“幸福教育”传统优势,以“竹文化”为载体,着力构建“竹魂”校园、塑造“竹德”教师、培育“竹品”学生。围绕“三新”建设,巫丽娅提出美育发展三大路径:以“幸福教育”为旋律,谱写育人新乐章;以“专业团队”为琴键,奏响教学新强音;以“趣味社团”为音符,绽放实践新色彩。她希望借助本次活动的才艺展示、课例研讨、专题讲座,与大家共探新课标落地策略、分享“双减”背景下音乐教学创新经验,让优质教育资源在交流中流转,教育智慧在碰撞中升华,共同探索音乐学科育人新路径。

同课异构显匠心,以乐育人绽芳华
“同课异构”教学展示环节亮点纷呈,三位教师围绕《调皮的小闹钟》一课展开差异化教学,各展所长。大竹三小徐红老师以兴趣为切入点,通过肢体律动、打击乐互动,让学生沉浸式感受音乐形象,课堂氛围活泼生动;大竹十一小李家瑶老师发挥声乐与律动优势,以富有感染力的教学激发学生艺术表现力;都江堰嘉祥外国语学校陈星宇老师凭借扎实的专业素养,巧妙实现课堂组织与艺术教学的深度融合。三节课虽教学路径不同,但均紧扣“以乐育人、以美润心”的核心理念,充分展现了一线音乐教师的教学智慧与专业能力。

专家引领明方向,赋能成长向美行
李萍教授对三节展示课进行了专业点评,高度肯定了授课教师的探索精神与教学成果。她强调,音乐教学必须严格遵循课程标准与教材体系,精准把握核心知识点,坚守教学底线,杜绝超纲内容;同时要以批判性思维优化教学设计,立足教学实际创新方法。针对课堂细节,李萍教授提出具体建议:强化课堂评价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图形谱运用需紧扣教学目标、服务音乐理解,提问设计要聚焦音乐本质,始终以提升教学效果为核心。
随后,李萍教授作《向美而行:核心素养引领下音乐教师多维成长路径》专题讲座。她聚焦音乐教师专业成长核心,明确教师须具备自主学习、AI应用等五大素养,提出AI时代教师应实现的四大角色转变;支招“五研”成长法,即研究自身、学生、教材、教学与评价,详解多元教学方法与评价维度,并倡导教师树立“关系、联系、探究为先”的教育观念,为一线音乐教师成长提供了清晰指引与实用策略。

教研赋能筑根基,美育之花绽校园
本次省级音乐教研活动,既是教学技艺的集中展示,更是教育理念的深度融合与升华。正如《乐记》所言:“乐者,德之华也。”音乐教育承载着美育育人的重要使命。未来,大竹县第三小学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以教研为引擎、以课堂为阵地,在“幸福教育”的道路上笃行深耕,让孩子们在音乐的浸润中涵养品格、启迪心智,让美育之花在校园各处绚烂绽放。(文稿:王湘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