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去,学回来!四川省科学城一中邓友山书记带队赴三所名校叩问教育之道

四川省科学城第一中学
走/出/去/学/回/来/
赴名校叩问
教育之道
金秋十月,步履不停。为博采众长、启迪新思,推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向更高层次迈进,2025年10月22日至30日,科学城一中党委书记邓友山率领学校管理团队,开启了一场跨越川京的深度学习之旅,先后走进成都树德中学、北京市第八十中学、北京钱学森中学这三所底蕴深厚、特色鲜明的名校,进行了一场深度叩问与思想碰撞。
此次系列访问以“对标一流、深化内涵、协同发展”为主题,通过校园浸润式参观、一线课堂观摩、多维度专题报告、管理层圆桌座谈等丰富形式,聚焦新课程改革、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智慧教育生态构建及德育一体化实践等教育发展前沿议题,为科学城一中的高质量发展寻求智慧源泉与创新路径。
第一站
成都树德中学
浸润百年文脉,感悟“树德砺才”的实践智慧


10月22日下午,考察团首站抵达人文气息浓郁的成都树德中学(宁夏街校区)。在参天银杏的掩映下,邓书记一行在树德中学领导的陪同下,漫步校园,先后参观了承载历史的校史馆、充满现代活力的科技馆、功能完善的学生发展中心以及独具特色的人文艺术中心,深刻感受了树德中学“树德树人,砺才砺行”的办学精神与卓有成效的育人实践。

随后,团队深入教学一线,分组走进高三、高二课堂,现场观摩了语文、化学、物理等学科的常态教学。教师们精湛的教学技艺和学生活跃的思维互动,充分展现了树德中学扎实的课堂教学功底与深厚的学术氛围。
在专题交流环节,树德中学德育处主任肖莉系统分享了“五育并举”德育体系的构建与实施心得,教务处副主任黄智槐则深入解读了学校在拔尖创新人才早期识别与培养方面的探索与成果。这些无私的分享,为科学城一中在优化育人模式和构建特色课程体系方面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范本。
第二站
北京市第八十中学
聚焦课程创新,探秘智慧教育新范式

10月30日上午,考察团北上抵达以教育现代化著称的北京市第八十中学望京校区。学校对科学城一中同仁的到来给予了高度重视和热烈欢迎。交流伊始,八十中团队系统介绍了学校“以人为本、多元开放”的课程体系,并重点展示了在人工智能课程开发、智慧校园平台建设以及科技教育融合创新方面的领先成果。

座谈会上,双方围绕课程改革的顶层设计、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学生综合素养的评价与提升等关键问题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邓书记表示,八十中在教育理念的前瞻性、课程体系的系统性以及技术应用的创新性上,都走在了全国前列,其成功经验对我校开启智慧教育新篇章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第三站
北京钱学森中学
传承航天精神,共绘协同发展新蓝图


带着对科技教育与人文底蕴结合的进一步思考,考察团于当日下午赶往本次行程的最后一站——以“爱国、奉献、求实、创新”为魂的北京钱学森中学。校园内浓郁的航天科技氛围令人印象深刻。在参观校园后,团队深入高二年级数学课堂进行随堂听课,近距离感受了钱中“以生为本”的课堂生态和师生良好的精神风貌。

在随后举行的座谈会上,钱学森中学校长李鹏举致热情洋溢的欢迎辞。教学副校长杨丽钧以“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 为核心,详细介绍了学校如何将钱学森“大成智慧”教育思想融入日常教学,形成独具特色的办学模式。在最后的自由交流环节,双方领导一致认为,在校际协同发展、优质资源共享、教师联合教研等方面拥有广阔的合作空间,并就此达成了初步的战略合作意向,为未来的深度互动奠定了坚实基础。
以智启思,以志明向:
谱写新时代基础教育奋进之笔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此次由邓书记率队的跨省市教育考察,不仅是一次视野的开拓、一次经验的汲取,更是一次思想的洗礼与一次方向的校准。它深刻体现了科一师生主动求变、开放办学、追求卓越的坚定决心与务实姿态。
未来,学校将珍视此次学习成果,立足实际汲取三所名校精髓:融 “树德” 育人之深、“八十中” 创新之锐、“钱学森中学” 精神之高,以凝练特色、深化改革为抓手,打造高质量教育体系。
全体师生将以此为新起点,牢记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使命,凭昂扬斗志、开阔视野、创新实践,书写基础教育新答卷,为教育强国建设注入 “科一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