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育评价赋能少年绽放——宜宾七中“轻舞飞扬”团队斩获全国啦啦操联赛冠军

2025-07-07 10:02:00来源:影响四川 浏览量:
       近日,在2025年全国啦啦操联赛宜宾站比赛中,宜宾市第七初级中学校“轻舞飞扬啦啦队”17名队员凭借动感舞姿与默契配合,斩获公开少年乙组-花球规定动作2020版-1级冠军。本次赛事由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主办,全国141支队伍近2200名运动员参赛。队员们在教练员陈江宇、邱雷等教师指导下,以“五育并举”评价策略为引领,将体育竞技与个性发展深度融合,其整齐划一的动作、极富感染力的舞台表现获得评委高度认可,成为省级课题《五育并举下促进初中生个性化发展的评价策略研究》(课题编号:SCJG24C135)的又一实践范本。
 
       双轨评价模型定制个性成长路径。基于课题提出的“基础达标+个性增值”评价框架,课题组为队员建立差异化培养方案:在体能耐力、动作规范等基础指标达标的前提下,聚焦个体优势——如肖梓灵的柔韧度(通过坐位体前屈数据追踪)、周禹婷的节奏感(通过节拍训练日志记录),将《初中生个性化发展评价手册》中的“运动技能发展量表”与“艺术表现评估表”相结合,形成“每日训练微档案”。这种评价模式使队员在共性训练中保留独特性,如队员余靓谣在成长叙事中提到:“教练用‘星级成长档案’标记我每次托举动作的进步,让我找到在团队中的不可替代性。”
 
       多元主体协同构建评价网络。课题倡导的“四维评价机制”在备赛中深度落地:教练员通过宜宾市“初中生健康成长系统”线上录入训练考勤与技能评分;队员通过“成长叙事访谈”进行自我反思(如刘静蕾在赛后总结中写道:“候场时的紧张让我学会用深呼吸调整心态”);家长通过“五育并举评价系统”实时查看训练视频并反馈支持。这种协同模式使训练从“单向指导”升级为“家校共育”,如邓睿凡家长在评价反馈中提到:“通过平台看到孩子制作花球道具的劳育实践,才明白啦啦操不仅是运动,更是综合能力的锻炼。”
 
       五育融合指标深化评价内涵。课题组将啦啦操项目拆解为五育评价维度:体育维度(体能测试、动作规范性)、美育维度(舞台表现力、服装审美)、劳育维度(道具手工制作)、德育维度(团队责任分工)、智育维度(战术策略理解),并转化为可量化的评价指标。例如在“团队协作”指标中,通过训练配合失误率(体育)、队员互评分数(德育)、道具破损修复效率(劳育)等多维度数据动态调整权重,使评价从单一竞技转向综合素质。队员杨雅婷在获奖感言中提到:“为了让花球抛接更精准,我们用数学概率知识计算最佳角度,这正是智育与体育的结合。”
 
       本次获奖验证了课题研究的实践价值:其一,“五育-个性-评价”共生模型有效激活学生潜能,队员从“技能训练”到“个性成长”的蜕变,印证了多元智能理论的应用价值;其二,校本化改造的数字化评价工具(如“线下记录+线上录入”双轨机制)降低操作门槛,使90%以上教师能熟练使用平台追踪学生发展;其三,城乡结合部学校通过轻量化评价改革,成功突破资源限制——如课题组成员何杰提到:“我们利用现有场地开展分层训练,通过弹性评价标准让每个学生找到闪光点。”
       宜宾七中啦啦队的夺冠成果,是省级课题引领下“用评价撬动五育融合”的典型案例。学校将以此次赛事为支点,持续完善《初中生个性化发展评价手册》,计划将啦啦操项目的评价经验拓展至乒乓球、足球等社团活动,为城乡结合部学校提供“低成本、易操作、重实效”的评价改革样本。(陈江宇)

最新内容

工信部备案号:蜀ICP备1700415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川)字第01054号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版权声明| 人员名单|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监督电话:028-83106609

影响四川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