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市七中省级课题研究成果在区级心理剧比赛中斩获双奖推荐
2025-05-27 11:12:45来源:影响四川 浏览量:
近日,宜宾三江新区第二届“呵护心灵、温暖同行”校园心理剧比赛决赛落下帷幕。宜宾市第七初级中学校选送的心理剧《声音迷宫》凭借深刻的主题、生动的演绎和创新的表达,一举斩获一等奖和最具感染力奖两项殊荣,充分展现了该校在“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改善初中生‘习得性无助’心理的策略研究”课题中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作为四川省教育学会重点课题(课题批准文号:川教学会〔2024〕5号),宜宾市七中的研究团队自2024年12月开题以来,始终聚焦初中生因学业压力、人际评价等因素引发的“习得性无助”心理,致力于通过积极心理学理论构建预防与干预策略。课题以“强化积极,弱化无助”为核心思路,从认知重构、成功体验积累、社会支持网络构建等维度开展实践探索,旨在帮助学生建立理性思辨能力与自我价值认同。
此次获奖的心理剧《声音迷宫》正是课题研究的生动实践。剧本以初一学生小雨的成长为主线,通过“言语的箭”“迷宫的呼唤”“滤网的魔法”等五幕剧情,具象化呈现了青少年在面对负面评价时的心理冲突,以及通过“区分事实与情绪”“心灵滤网过滤恶意”“友伴支持并肩作战”等策略突破自我怀疑的过程。剧中“理性守护者”“自信守护者”等角色象征积极心理品质的外化,“心灵滤网”“盾牌”等道具则直观展现了课题提出的“情绪管理工具”应用场景,实现了抽象心理干预理论的戏剧化表达。

比赛中,《声音迷宫》以其贴近学生生活的叙事、富有张力的表演和充满哲思的台词,引发了评委与观众的强烈共鸣。评审组认为,该剧“巧妙融合积极心理学理念与校园生活实际,通过奇幻隐喻和具象道具传递心理成长智慧,兼具教育性与艺术性”,最终授予其一等奖及最具感染力奖。这两项荣誉不仅是对学校心理剧创作团队的肯定,更是对课题研究实效性的权威印证。

此次获奖标志着宜宾市七中在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的探索迈出了坚实一步。课题组负责人曾庆荣表示,下一步将继续以课题为抓手,深入推进“初中生习得性无助预防与改善机制”研究,通过班级心理活动课、家校协同育人等多元渠道,将积极心理学策略转化为常态化心育实践。同时,学校将以心理剧为载体,持续开发更多兼具思想性与观赏性的作品,帮助学生在沉浸式体验中提升心理韧性,让“理性思考、自信成长、友伴互助”成为校园文化的鲜明底色。(邓燕林)


作为四川省教育学会重点课题(课题批准文号:川教学会〔2024〕5号),宜宾市七中的研究团队自2024年12月开题以来,始终聚焦初中生因学业压力、人际评价等因素引发的“习得性无助”心理,致力于通过积极心理学理论构建预防与干预策略。课题以“强化积极,弱化无助”为核心思路,从认知重构、成功体验积累、社会支持网络构建等维度开展实践探索,旨在帮助学生建立理性思辨能力与自我价值认同。
此次获奖的心理剧《声音迷宫》正是课题研究的生动实践。剧本以初一学生小雨的成长为主线,通过“言语的箭”“迷宫的呼唤”“滤网的魔法”等五幕剧情,具象化呈现了青少年在面对负面评价时的心理冲突,以及通过“区分事实与情绪”“心灵滤网过滤恶意”“友伴支持并肩作战”等策略突破自我怀疑的过程。剧中“理性守护者”“自信守护者”等角色象征积极心理品质的外化,“心灵滤网”“盾牌”等道具则直观展现了课题提出的“情绪管理工具”应用场景,实现了抽象心理干预理论的戏剧化表达。

比赛中,《声音迷宫》以其贴近学生生活的叙事、富有张力的表演和充满哲思的台词,引发了评委与观众的强烈共鸣。评审组认为,该剧“巧妙融合积极心理学理念与校园生活实际,通过奇幻隐喻和具象道具传递心理成长智慧,兼具教育性与艺术性”,最终授予其一等奖及最具感染力奖。这两项荣誉不仅是对学校心理剧创作团队的肯定,更是对课题研究实效性的权威印证。

此次获奖标志着宜宾市七中在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的探索迈出了坚实一步。课题组负责人曾庆荣表示,下一步将继续以课题为抓手,深入推进“初中生习得性无助预防与改善机制”研究,通过班级心理活动课、家校协同育人等多元渠道,将积极心理学策略转化为常态化心育实践。同时,学校将以心理剧为载体,持续开发更多兼具思想性与观赏性的作品,帮助学生在沉浸式体验中提升心理韧性,让“理性思考、自信成长、友伴互助”成为校园文化的鲜明底色。(邓燕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