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省名师聚南中 共研直播教学路——宣汉县南坝中学"双师协同"研讨会侧记

2025-04-21 10:11:28来源:影响四川 浏览量: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4月18日,一场聚焦教育创新的盛会在大巴山腹地拉开帷幕。来自7省28市57所学校的近400名教育工作者汇聚宣汉县南坝中学,以"双师协同,共生发展"为主题,共探全日制远程直播教学的创新路径。这场跨越山海的教育对话,既是对乡村教育破局之路的深度研讨,更是对教育公平理想的生动实践。
       一、千里聚首话教育:规模空前的教学盛宴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清晨的南坝中学校园里,各地教师的交流声此起彼伏。38亩的校园里容纳近8000名学生,却始终保持着"一尘不染"的整洁与"朝气蓬勃"的秩序,让陕西紫阳中学的高应军感慨:"小空间里见大格局,这就是教育的力量。"
       课堂观摩环节成为焦点:高一数学课堂上,成都七中教师的讲解通过屏幕精准传递,南坝中学教师同步引导批注,"双师同频"的课堂生态让知识如春风化雨般浸润学生心田。"屏幕不是围墙,而是瞭望世界的窗口。"七中班班主任李寒的话,在高三英语课堂得到生动诠释——学生们紧跟名校节奏,眼中闪烁着对知识的渴望。
       分组交流时,初期"水土不服"的阵痛成为热议话题。面对"课堂容量大""内容难度高""学生心理落差"三重挑战,南坝中学以"精选师资、暑期抢跑、集体备课"组合拳破局。正如李寒所言:"教育不是照搬,而是转化。我们要做优质资源的'翻译官',让山里娃也能吃透'营养套餐'。"
       二、七年十清北:直播教学的破茧之路
       在乡村教育"县中塌陷"的困境中,南坝中学用一组亮眼数据书写逆袭传奇:自2018年首届七中班毕业以来,该校创造"七年十清北"奇迹,一本上线率从60%跃升至88.5%,本科上线率连续七年100%。这串数字背后,是"一条网线链接名校"的坚守,更是"敢为人先"的改革魄力。
       回溯历程,2015年的"破冰之旅"充满艰辛。时任校长李政军力排众议引入成都七中直播教学,从最初的"100人小班试水"到如今的"全学科深度融合",该校走出了"精准适配—本土化改造—辐射带动"的三部曲。正如成都七中吴春晓老师在《数智化赋能教育》报告中所说:"技术是工具,育人是核心。南坝中学让直播教学真正落地生根,靠的是'把根扎进学情土壤'的智慧。"
       教师队伍的蜕变堪称典范:从"被动跟跑"到"主动研课",从"照搬课件"到"二次创作",教师们完成了从"执行者"到"设计者"的角色转型。2023年教师节,当南坝学子陈虹任与成都七中夏雪老师同登央视舞台时,"双师共生"的教育生态迎来最美注脚——屏幕两端的教育者,共同搭建起山里娃通往清北的阶梯。
       三、面向未来:打造乡村教育的"南中样本"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教育强国建设的征程中,县域教育的振兴是关键一环。南坝中学的实践证明,破解农村中学"生源弱、师资缺、资源少"的困局,需要"借船出海"的智慧与"滚石上山"的毅力。
       正如该校党委书记郑自涛所言:"直播教学不是简单的'输血',而是激活'造血'机能。当教师开始主动研究学情,当学生看到更广阔的世界,教育的内生动力就被真正点燃了。"如今,该校的直播教学经验已辐射全省,成为农村教育改革的"灯塔"。
       站在新起点,这场教育盛会传递出鲜明信号:以技术赋能打破地域壁垒,以双师协同促进专业成长,乡村教育完全可以在"云端"架起通向优质教育的桥梁。正如活动主办方负责人许寨梁所说:"南坝中学的探索,为薄弱地区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方法论'——只要有敢为人先的勇气、精耕细作的耐心,乡村教育一样能花开满园。"(撰稿:李兵 、杨秀洲 )

最新内容

工信部备案号:蜀ICP备1700415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川)字第01054号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版权声明| 人员名单|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监督电话:028-83106609

影响四川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