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资源分散到共办“致富席” 中心镇“中心”破局
2025-11-27 13:16:32来源:影响四川 浏览量:
资源如何变资产?乡村如何见效益?中心镇以一场“抱团发展”的破局实践,壮大了集体经济,鼓起了村民腰包。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活力。

中心镇响田坎村地处农产品主产区,特色果蔬、粮油等农产品资源丰富,周边乡镇上万亩果园更是当地村民的“希望田野”。但长期以来,缺乏集中加工场地的问题,让优质农产品难以实现价值跃升,村民也难以获得稳定增收渠道。这一发展痛点,成为当地党委政府和村民的共同牵挂。

破解之道,在于资源聚合。“2024年,镇党委政府在充分酝酿后,确定了抱团发展思路,整合响田坎村的土地资源,以及道马村、天印村、狮子口村的资金资源,在响田坎村建设农产品初加工冷链仓储中心,以此壮大村集体经济。”中心镇副镇长李汉卿介绍,思路既定,行动迅速,镇里整合集体闲置土地,多方争取支持,在原农旺村初级中学旧址上启动建设标准化农产品加工中心。

如今,这座占地面积4亩多的加工中心已正式投用。厂房内,选果线、包装线一应俱全,总容量200吨的冻库静静矗立,以选果、分拣、仓储物流为核心业务,不仅填补了周边区域农产品初加工的空白,更搭建起带动集体经济发展和村民增收的重要平台。

在近日四川雅成农产品冷链初加工中心的开业现场,80余名村民正接受专业选果培训,他们大多来自本村低收入家庭和脱贫户,加工中心的建成让他们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我们家离这里很近,骑车只要几分钟。学到这门技术对生活有保障,手脚快的话一个月能挣几千块钱。”响田坎村村民李辉一边练习选果技巧,一边笑着说,在家门口上班,既能照顾家庭又能稳定增收,心里特别踏实。
“家门口”的就业岗位从何而来?关键在于一套科学的共赢模式。村集体一方面出租场地获取固定租金,另一方面组织劳务派遣并收取服务费。这两种方式相辅相成,既为企业降本增效,也为村集体带来了稳定收入。据测算,仅今年该村集体经济收入预计可达11万元左右。

入驻企业带来的“电商翅膀”,也让当地农产品实现了从“产得好”到“卖得好”的跨越。“我们主要开展水果代采代发、收购批发、包装及一件代发等业务,目前正通过抖音、拼多多、淘宝等平台,将本地的爱媛38号、武胜大雅柑销往全国。”四川雅成农产品冷链初加工中心负责人唐婉姝表示,将把加工中心打造成武胜电商的亮点,为村集体和村民带来实实在在的效益。
从闲置土地到增收平台,从资源分散到抱团发展,中心镇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资源整合的强大力量。农产品加工中心的建成运营,不仅为村集体经济筑牢了坚实支撑,更让村民的致富路越走越宽,为乡村振兴写下了生动注脚。(肖春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