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民生为要,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2025-11-18 11:29:57来源:影响四川 浏览量:
       乡村振兴是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想要激活乡村振兴动能,就必须要落实好民生福祉,厚植民生根基,唯有把保障和改善民生贯彻乡村振兴全过程,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创新乡村发展路径,才能凝聚起干群同心、共建共享的强大合力,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聚焦民生根基夯实“硬支撑”。路不通则民不富,渠不通则田不灌。基础设施是乡村振兴的硬件基础,直接影响到农民的生产效率和生活质量。想要答好民生“考卷”,完善建设基础设施是关键。要聚焦农村道路硬化、供水供电升级、数字乡村建设等基础惠民工程,聚焦基础设施短板,以钉钉子精神一抓到底,不搞花架子、不做半吊子,一步一个脚印地将惠民政策落到实处。在规划时要以结果为导向,力戒骄娇二气,强化乡村振兴“排头兵”思想,把“群众满不满意、高不高兴、答不答应”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唯一标准,取计于民、问效于民,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以实际行动回应群众的关切和期盼,让乡村发展有“底气”。
       ​解决群众急难愁盼,聚焦公共服务激活“软实力”。民之所盼,政之所向,民之所愿,政之所行。公共服务寄托着群众的急难愁盼,是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要深刻感知这份真挚情感,主动深入到问题最突出、困难最多、矛盾最复杂的乡村一线,精准把握施策方向,通过“养老服务下乡”“医联体建设”等举措,着力破解医疗、教育、文化、卫生等公共服务供给“不平衡”“不充分”难题,让农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便捷的公共服务,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和成效践行“心系人民、依靠人民、服务人民”的使命担当。在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中真正读懂人民向往,始终保持政策规划与执行紧贴民心脉搏。
       ​创新乡村发展路径,聚焦增收致富凝聚“内生力”。民为邦本,本固邦宁。致富增收是农民最直接的民生诉求,也是乡村振兴的核心目标。想要真正激发乡村振兴的主动性和创造力,就要将深耕群众路线作为工作的中心导向,让农民成为乡村振兴的最大受益者。要坚持文旅融合发展,大力推动特色种植、养殖、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富民产业,促进劳动力返乡就业创业,完善集体产业收益分配机制,多措并举拓宽收入渠道。唯有将增收致富的文章做细、做实,真正让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米袋子”满起来,才能让乡村振兴成果经得起历史实践和人民的检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筑牢乡村根基。(高县来复镇人民政府 张恩杰)

最新内容

工信部备案号:蜀ICP备1700415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川)字第01054号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版权声明| 人员名单|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监督电话:028-83106609

影响四川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