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引领+模式创新——广安市广安区龙台镇生猪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2025-09-18 10:17:17来源:影响四川 浏览量:
       9月16日,记者走进位于广安区龙台镇高庙村的广安市全肥养殖家庭农场,一片现代化厂房在丘陵环绕中格外显眼。若不是偶尔传来的几声猪叫,很难将眼前这座整洁、安静的园区与传统印象中气味浓烈的养猪场联系起来。
 
航拍的广安区龙台镇高庙村的广安市全肥养殖家庭农场
       “我们农场目前存栏生猪10500头,今年已经出栏了两批,总共20000头。” 广安市全肥养殖家庭农场副总经理李洋说到,李洋是一名退伍军人,干练而务实。他与总经理罗明虎原是重庆建材商人,2023年,被广安区一系列生猪养殖扶持政策吸引,毅然返乡投身农业。除在龙台建成年出栏2万头的全肥养殖家庭农场,今年7月还开工在龙台镇西家村建年出栏万头生猪的逸禾养殖家庭农场。
       “区里不仅有修建补贴、存栏补贴、出栏补贴,还有贷款贴息、临时救助,甚至连复养都有一次性补贴。我们来龙台考察时,镇党委副书记陶继强亲自帮我们协调解决用地、水电等难题,这种诚意打动了我们。我们还在新建”李洋坦言,政策保障是他们决定回乡创业的关键。
       “建成”样本:高投入、高技术、高效益的现代猪场
       全肥农场占地50亩,总投资较传统猪场高出整整一倍。所有厂房采用双层钢筋结构,坚固可靠;内部设计完全按照集团化标准图纸建造,配置自动化喂料、温控、通风系统。
 
镇干部和畜牧工作人员在广安区龙台镇高庙村的广安市全肥养殖家庭农场调研,为生猪产业发展开处方
       最引人注目的是厂区自建的小型污水处理站。“虽然前期投入大,但为长远发展省去了很多麻烦,实现了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环保达标才能可持续生产。” 总经理罗明虎说到。
       技术路线也经历过艰难摸索。他们曾专程赴山东、河南学习,引入液态饲喂系统,却因经验不足一度损失近200万元。“后来我们反复试验,发现根据不同生长阶段将液态饲料与干料配合使用,效果远优于单一模式,生猪长势更好、健康度更高。”
       经营模式上,他们选择“公司+农户”的代养模式:由集团提供猪苗、饲料、技术和保底回收,农场负责养殖管理。“生猪行情波动极大,有时一个月内价格能差七八块钱一斤,代养模式帮我们规避了市场风险,实现了‘旱涝保收’。” 广安市全肥养殖家庭农场总经理罗明虎解释道。
       目前农场仅有14名员工,却管理着上万头猪。每日工作流程高度标准化:早晨七点首次巡栏,检查猪群健康;定时饲喂,检查设备运行;夜间十二点还有最后一次巡栏。“科学养殖,关键在细节,”李洋说。
       “新建”动力:政策持续赋能,产业集群正在形成
       离开全肥农场,记者来到几公里外的龙台镇西家村。今年新投入建设的逸禾养殖家庭农场正在热火朝天地施工中,计划年底前投产,设计存栏量4000头,年出栏万头生猪。
       “这个区域采用的是漏粪板和牵引机工艺,猪上了厕所过后,污水处理由牵引机,牵引到我们的收集池,然后再进行污水处理,我们整个场子是达到的种养结合的标准,我们的污水处理过后,能达到农业灌溉标准,我们在整个村是包了500亩土地,土地上面是种经济作物,达到了种养循环的一个状态。大概是种玉米和水稻之类的,然后由我们自己的粪水处理过后,来灌溉它,来达到另一份的经济收入。”李洋向记者介绍到。它不仅是龙台镇生猪产业扩张的又一注脚,更是广安区推动生猪产业集聚发展的缩影。

航拍的正在建设中的广安区龙台镇西家村逸禾养殖家庭农场
       龙台镇是广安区生猪出栏第一大镇,全年出栏量高达8.5万头,占全区总量的十分之一以上。支撑这一规模的,是一套精准、连续、有力的政策组合拳。补贴精准滴灌,从能繁母猪补贴、出栏增量奖励,到贷款贴息、复养补助,政策覆盖了养殖全周期、全链条,2023年以来累计发放各类补贴逾578万元。良种推广支持,实施生猪良种补贴,对采用人工授精的能繁母猪每头补助80元,已补贴1.1万头,并专项支持核心育种场性能测定。保险托底保障,优化生猪政策性保险理赔流程,2024年以来已理赔250余万元,为2200余户农户抵御了自然与市场风险。
 
镇干部和畜牧工作人员在新建的广安区龙台镇西家村逸禾养殖家庭农场现场办公
       这些政策不仅吸引了一批如李洋、罗明虎这样的返乡创业者,也稳住了原有养殖户的信心,推动产业从“小散弱”向“规模化、标准化、现代化”跃升。
       “我们龙台是生猪大镇,地处北部粮仓腹地,目前全镇有大小畜禽养殖场52家,年出栏2万头以上的1家,一万五千头1家,五千头的3家,五百到五千头的2家 。今年前三季度,我镇出栏生猪6.1万头,预计全年出栏8.5万头。”龙台镇党委副书记陶继强介绍,为推动生猪产业发展,该镇为业主提供了从场地选址、手续审批、到生产管理、用工服务和市场销售的全链条服务。“今年我们又引进两个业主,到龙台投资建厂,逸禾养殖家庭农场目前正在加紧建设,预计年底建成投产,玉城养殖场正在加紧审批,预计明年年中建成投产,届时,全镇生猪出栏规模将达到10万头以上,成为名副其实的广安生猪养殖大镇。” (廖小兵 高慧敏 覃一轩 )

最新内容

工信部备案号:蜀ICP备1700415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川)字第01054号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版权声明| 人员名单|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监督电话:028-83106609

影响四川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