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前沿话题 精密光学的盛会在蓉召开
4月22日-23日,由中国科协新技术开发中心、中国国际光电博览会组委会、深圳市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联合主办的“2025 中国(成都)国际精密光学技术与应用大会”举行。与会嘉宾深度探讨了光学领域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路径;超八十家光学企业现场展示了精密光学上下游新产品新技术。
精密光学是当前科技发展的前沿阵地。近年来,随着前沿科技应用场景的持续成熟,移动智能终端、物联网、云计算、生物识别、AR/VR以及运动摄像等新兴市场对工业级光学元器件的需求日益增长。作为全球精密光学领域年度盛会,本次大会不仅展现了中国在光学前沿技术的创新实力,还通过搭建“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产业应用”的全链条平台,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注入强劲动能。
聚焦应用实际 专家分享前沿成果
此次大会的演讲环节深度聚焦新兴市场对光学元器件的实际需求,围绕微纳光学技术、超精微纳技术、半导体量测技术、光学薄膜制造等四个领域,展开专题讨论。
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教授张琬皎介绍了纳米压印工艺在AR眼镜领域的应用。她表示,纳米压印较EUV光刻成本低、能耗低,在AR 眼镜等光学领域优势显著,可直接将压印胶作为光学器件一部分。
香港应科院物联网感测与人工智能首席总监蔡振荣介绍了超透镜自动化设计的研究进展。他介绍,团队已自主开发了超透镜自动设计软件,具备AI增强、误差模拟修正等功能,在手机相机、3D成像、红外成像等领域潜藏着广泛的应用价值。
此外,光学缺陷检测、玻璃基检测量测技术、薄膜涂层技术等在芯片制造、光学元件制造中有实际应用价值的技术也在会场得到广泛关注。
连接产业供应链 实现光学技术自主
此次会议采用以会带展的形式,超80家光学企业现场展示新型微纳元器件、超精密加工设备、半导体加工设备、工业相机、机器视觉检测系统及设备、光学成像测试测量仪器、光学镜头及摄像模组、光学镀膜材料及设备等精密光学上下游国产新产品新技术,以及石英环、二氧化硅、五氧化二钽等光学设备原材料。
成都本地企业也亮相此次展会。西古科技在现场展示了其研发的UV胶可应用于微纳压印,打破了该材料依赖国外进口的局面。太科光电掌握了大口径光学元件的高精度加工技术,解决了该类仪器国外禁运的“卡脖子”问题。
会场上,参展商们还展示了用于检测半导体、光学元件表面的干涉仪、超景深显微镜等用于光学元件生产的设备。大会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供了一个洽谈交流的平台,有力促进了精密光学仪器自主化、国产化。
成都积极承接精密光学产业
近年来,成都依托丰富的科研资源和产业基础,大力发展光学光电子产业,取得了显著成效。据了解,目前成都已经聚集一批优质的光学光电子企业和研究机构,积极推动光学光电子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生态圈,为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成都市博览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孙文慧表示,“作为国家中心城市,重要科技创新中心,成都一直致力于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精密光学和机器视觉技术作为新兴产业,对于推动我市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国际光电博览会(CIOE)副主席兼秘书长杨耕硕在采访中表示,成都拥有雄厚的科研资源,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已经成为未来承接光电技术领域重要区域,“我们希望未来在成都打造一个新的平台,在成都的光电领域产生新的集聚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