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担当作为的干部脱颖而出
2025-11-25 10:25:36来源:影响四川 浏览量:
推动事业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建设一支敢于担当、善于作为的干部队伍。真正让那些敢啃硬骨头、敢碰硬钉子的干部被看见、受尊重、有奔头,这不仅关系到干部队伍的整体活力,更直接影响改革发展任务的落实成效。为此,组织部门需要从制度设计、评价机制、使用导向等多个维度综合施策,构建系统化的干部识别、使用和激励机制。
精准识别,让“闯将”与“干将”走出幕后。考察识别担当作为的干部不能停留在表面,必须建立全方位、立体化的考核评价体系,将考察的触角从“工作圈”延伸至“生活圈”,从“八小时内”拓展到“八小时外”,实现干部表现的动态跟踪和全面掌握。要突出政治标准,完善考核指标,创新考核方式,特别注重在重大任务、关键时刻考察干部的政治素质和担当精神,坚决摒弃以GDP论英雄的片面政绩观,更加注重考核民生改善、生态保护、基层治理等方面的实绩和潜绩。要深入基层一线,倾听群众口碑,从最真实的角度中了解干部的工作表现,让那些在平凡岗位上默默耕耘、在攻坚任务中冲锋在前的“老黄牛”“小蜜蜂”式的干部进入组织视野,得到公正评价和应有的关注。
大胆使用,为“实干者”与“攻坚者”搭建舞台。看见是前提,使用是关键。对于经过实践检验、表现突出、实绩明显的干部,必须打破论资排辈的隐性台阶,敢于为他们搭台子、压担子、给位子。要坚持“人岗相适”原则,根据干部的专业特长、能力素质、性格特征,将其放在最能发挥优势的平台上,实现干部资源的最优配置。要为敢于担当的干部营造相对宽松的干事环境,建立健全并严格落实容错纠错机制,明确容错的界限和程序,为出于公心、担当尽责,在改革探索中出现失误或未达到预期效果的干部撑腰鼓劲,消除后顾之忧。同时,要在政治上关注、工作上支持、待遇上保障、心理上关怀,增强干部的荣誉感、归属感、获得感,形成“用好一个人、激励一大片”的良性循环。
坚决调整,使“躺平者”与“推诿者”失去市场。让担当者上前,就必须让无为者让位。要明确“下”的标准:躲事怕事、推诿扯皮,满足于“躺平”“绕道”的;庸懒散拖、不思进取,习惯于“守摊子”“混日子”的;能力欠缺、得过且过,止步于“守摊子”“挡路子”的。对这样的干部必须动真碰硬。同时要畅通“下”的渠道,通过提醒、函询、诫勉乃至岗位调整、降职免职等方式,推动干部“能下”成为常态。要严格执行问责机制,对因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导致工作滞后、造成损失或不良影响的,严肃追究责任,形成强大的震慑效应,倒逼安于现状的干部警醒起来,彻底打破“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错误认知,确保队伍的整体战斗力。(高县县委组织部 周旭)
精准识别,让“闯将”与“干将”走出幕后。考察识别担当作为的干部不能停留在表面,必须建立全方位、立体化的考核评价体系,将考察的触角从“工作圈”延伸至“生活圈”,从“八小时内”拓展到“八小时外”,实现干部表现的动态跟踪和全面掌握。要突出政治标准,完善考核指标,创新考核方式,特别注重在重大任务、关键时刻考察干部的政治素质和担当精神,坚决摒弃以GDP论英雄的片面政绩观,更加注重考核民生改善、生态保护、基层治理等方面的实绩和潜绩。要深入基层一线,倾听群众口碑,从最真实的角度中了解干部的工作表现,让那些在平凡岗位上默默耕耘、在攻坚任务中冲锋在前的“老黄牛”“小蜜蜂”式的干部进入组织视野,得到公正评价和应有的关注。
大胆使用,为“实干者”与“攻坚者”搭建舞台。看见是前提,使用是关键。对于经过实践检验、表现突出、实绩明显的干部,必须打破论资排辈的隐性台阶,敢于为他们搭台子、压担子、给位子。要坚持“人岗相适”原则,根据干部的专业特长、能力素质、性格特征,将其放在最能发挥优势的平台上,实现干部资源的最优配置。要为敢于担当的干部营造相对宽松的干事环境,建立健全并严格落实容错纠错机制,明确容错的界限和程序,为出于公心、担当尽责,在改革探索中出现失误或未达到预期效果的干部撑腰鼓劲,消除后顾之忧。同时,要在政治上关注、工作上支持、待遇上保障、心理上关怀,增强干部的荣誉感、归属感、获得感,形成“用好一个人、激励一大片”的良性循环。
坚决调整,使“躺平者”与“推诿者”失去市场。让担当者上前,就必须让无为者让位。要明确“下”的标准:躲事怕事、推诿扯皮,满足于“躺平”“绕道”的;庸懒散拖、不思进取,习惯于“守摊子”“混日子”的;能力欠缺、得过且过,止步于“守摊子”“挡路子”的。对这样的干部必须动真碰硬。同时要畅通“下”的渠道,通过提醒、函询、诫勉乃至岗位调整、降职免职等方式,推动干部“能下”成为常态。要严格执行问责机制,对因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导致工作滞后、造成损失或不良影响的,严肃追究责任,形成强大的震慑效应,倒逼安于现状的干部警醒起来,彻底打破“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错误认知,确保队伍的整体战斗力。(高县县委组织部 周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