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执法显温度 善意执行见实效

2025-10-27 17:06:12来源:影响四川 浏览量:
       近年来,雅安市天全县人民法院不断强化善意文明执行理念,积极适用活查活封、信用修复等柔性方式破解难题,在执行力度中注入司法温度,以刚柔并济的司法举措助力营商环境优化,推进法治社会、诚信社会建设。
       灵活查控,“活水养鱼”护企安商
       某机械制造公司因经营需要用生产设备作抵押向银行借款,到期后无力偿还,最终被强制执行。执行过程中发现,该公司银行账户无资金可供执行,只有生产设备、机器等资产。该类资产属于公司核心生产设备,若简单“一封了之”,则会让企业失去造血能力,不但银行的合法权益不能得到及时兑现,甚至会导致企业直接停产,从而引发员工失业、企业破产等更深层次的社会问题。面对这种情况,天全县法院执行人员多次到企业进行实地调查,通过评估其生产能力、订单情况以及还款意愿等多重因素,选择灵活处理方式,促使申请人同意该公司在设备成功拍卖前继续使用生产,并用公司回收的款项逐步偿还借款,最终实现各方主体的双赢、共赢。
 
       这正是天全县法院在涉企执行案件中采取“活封活扣”措施,实现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相统一的典型例证。近年来,天全县法院在依法保障债权人合法权益的同时,最大减少对被执行人生产生活的最小影响,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2025年,该法院共受理涉企执行案件324件,执行到位金额2657.56万元,采取“活查活封”等措施16次,促成和解60件。
       温情沟通,“刚柔并济”化解干戈
       “辛苦你们了,你们不来,对方是肯定不会把道路清理出来的。”赵某高兴地对执行法官说。不久前,天全县法院审理了一起邻里之间发生的排除妨害纠纷案件。同村村民赵某和何某因相邻土地的使用问题产生矛盾,何某便在乡间道路堆放大量树枝等杂物设置障碍,该道路是赵某运输农产品的重要通道,正值采收期的玉米因此无法及时采收。赵某起诉至天全县法院后,经审理法院依法判决何某清除障碍,恢复道路通畅。但判决生效后,何某心存抵触,一直未主动履行。

       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执行法官意识到案件当事人系邻居,若直接采用强制措施,可能进一步激化矛盾,导致邻里关系彻底破裂,遂确定了“走访—疏导—和解”的工作思路。后执行干警多次前往现场进行勘查,并联合村委干部与何某进行沟通,从情、理、法多角度疏导,一方面向其释明拒不履行的法律后果,阐明利害,一方面灌输和睦友善的价值观念,引导双方冰释前嫌,善意相处。最终,何某表示愿意配合,在法官见证下主动清除了路障。

       该案的成功化解,是天全县法院贯彻落实善意文明执行理念的生动实践。对于涉婚姻家庭、邻里矛盾等执行案件,天全县法院始终坚持“如我在执”,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运用柔性沟通等方式,促使被执行人从“要我履行”到“我要履行转变”,消弭对抗情绪,修复社会关系。2025年以来,共推动60余件相关案件主动履行完毕或达成和解,有力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
       信用修复,“正向引导”重塑诚信
       高某以其个人房屋作为担保向某银行贷款,由于未按时还款被起诉至天全县法院,法院依法判决其归还贷款,银行对担保房屋享有优先受偿权。该院执行过程中,执行法官依法将高某的房子进行拍卖,但未成功卖出。因高某无其他财产可供执行,按照法律规定法院将高某纳入失信名单。经法官多次沟通,高某愿意主动配合法院执行,但同时反映其因工作原因经常出差,如果长期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会严重影响到其工作生活。

       执行法官随即联系银行,告知被执行人的想法与当前经济情况,并通过在线视频方式组织双方协商。最终,高某与银行达成和解,以分期付款方式还款。在取得银行同意后,天全县法院对高某的失信信息进行了屏蔽,恢复其信用,高某亦按照和解协议约定履行还款义务。
       信用修复机制是指尚未被纳入或者已被纳入全国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经审查符合条件的,可暂缓纳入或者将其从名单库中屏蔽、缩短信用惩戒期限。2025年,该院共屏蔽失信信息127条,解除限制高消费措施88例,推动40余件“骨头案”执行完毕。
       从“活查活封”激发市场活力,到“柔性沟通”修复社会关系,再到“信用修复”激励自动履行,天全县法院正在新时代执行工作的道路上,努力从单纯强制、实现债权向强制善意并举、力度温度并重转变,不断向着“切实解决执行难”的目标迈进。(雅安市天全县人民法院执行局)

最新内容

工信部备案号:蜀ICP备1700415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川)字第01054号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版权声明| 人员名单|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监督电话:028-83106609

影响四川 版权所有